燕赵晚报:百姓理财需要“镜头下的安全”

苑广阔

2016年12月28日10:16  来源:石家庄日报
 
原标题:百姓理财需要“镜头下的安全”

  记者从中国银监会获悉,目前,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完成录音录像设备配备工作,以往银行销售纠纷频发生、难调解、责任不易区分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观。(12月27日《珠海特区报》)

  随着老百姓理财意识的提高,投资理财的人越来越多,而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选择了银行理财产品。但是不得不说,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内部管理、对外服务、市场规范上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最终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理财纠纷不断,闹上法庭者也不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损害了百姓的利益,也给银行理财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利于银行金融理财的长远和健康发展。

  而当前银行理财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和信息不对称有关,就是银行利用客户对各种理财产品的一知半解,在向客户推销各种理财产品时,往往片面强调其高回报率,却对高风险避重就轻,甚至是避而不谈。更有甚者,一些银行的理财经理通过向客户许以高额回报、高额利息等手段,把客户的存款变成了保险,把存单变成了保单,最终导致客户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双方纠纷矛盾不断。

  正是为了解决类似弊病和问题,在中国银监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银行金融机构,完成了被称为“双录”的录音录像设备的配备工作。所谓“双录”,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在向客户销售每一笔理财产品时,必须进行同步录音、录像。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理财客户的提醒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把银行工作人员销售理财产品时的所言所行作为证据,一旦日后双方发生纠纷和矛盾,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录音录像作明确的判断,进而厘清双方的责任,解决纠纷和矛盾。

  显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加强了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监督监管,同时也规范了银行理财业务和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是件有益无害的事情,对整个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是利远大于弊的。实践也证明,在国内先期推行“双录”政策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已经成为根治金融消费纠纷顽疾的一剂良药。

  国内百姓的投资理财渠道有限,购买银行金融理财产品仍旧是百姓理财的主流选择。老百姓的理财意识越高,购买银行各种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越多,就越需要“镜头下的安全”,这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同时也有利于银行金融理财的长远和健康发展。

(责编:王倩、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