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空气装瓶卖”,荒唐背后的隐忧

和法堡

2016年11月30日09:21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空气装瓶卖”:荒唐背后的隐忧

  雾霾的频繁出现催生了一个新的商品交易——“卖空气”。记者注意到,标称来自山东威海,甚至从新西兰等地代购而来的空气,在电商网站及微信朋友圈里成为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售价从5元到200多元不等,包装既有简易的矿泉水瓶装,也有带“呼吸面罩”的压力容器装,对于保质期,很多店主表示不清楚,甚至坦言“新奇产品而已”。(11月29日《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空气本来是一种“免费财富”。想不到,这空气却摇身一变成为被分为不同等级、明码标价的奢侈品,听起来确实有些荒唐。也许正如商家所言,这就是个创意。但是,这样的创意,恰恰说明当前大气污染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公众的呼吸正面临严峻挑战。

  在不少地方,连日来的雾霾天气加重了空气对人们健康的威胁,使得网络上各大论坛、微博上关于空气污染的热议继续升温,不少网友纷纷感叹“有多少雾霾可以重来”,自嘲在“十面霾伏”中“听取咳声一片”。由此看来,“卖空气”的商家还是抓住了“商机”的。

  然而,空气被钉上商品属性,显然是不靠谱的。专家也表示,国内这类产品没有类别划分,涉嫌“三无产品”和虚假宣传,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不过,“卖空气”的创意倒是提醒我们,要取得公众“呼吸保卫战”的全胜,不是靠“卖空气”或安装空气净化器等能够奏效的,最关键的是要把环保法规全都落到实处。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任务异常艰巨,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攻坚战”和民生工程。因此,在坚持“出重拳、用重典、全覆盖、零容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也一定要把空气质量作为政绩考核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来抓,并依法依规进行铁面问责。

  环保部门作为执法部门,更应树立为谁执法的观念,不能为部门利益去“执罚”,而是要为国家为人民群众利益秉公执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