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电影创新当突破表现力边界

王威

2016年11月25日09:0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电影创新当突破表现力边界

  电影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突破电影表现力的边界,为电影提供多种可能的视听体验。倘若只是浮躁地跟风,秉持着“向钱看齐”的创作初衷,那么“创新”就会沦为制造噱头、形成卖点的吆喝。

  近期,两部电影引发的一系列讨论异常火热。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次推出“120帧/4K/3D”画面标准,用“过去电影的40倍内容”呈现出一个沉浸感十足的高清艺术世界;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则在影片绝大部分时间里采用了方形和圆形的电影画面,给习惯宽屏电影的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奇特体验。

  截至目前,这两部具有浓厚实验性质的影片票房尚不突出,但这并不妨碍电影爱好者各抒己见。毕竟,当下电影圈大谈创新的很多,但名副其实的作品着实不多。这两部影片的创新都有开创性意义,也反衬市场上某些“伪创新”的真实面貌。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李安通过新技术带来的高清、高亮的新体验,衬出当下许多3D电影的粗制滥造。《阿凡达》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后,掀起了“3D革命”的狂潮,几年来大量3D电影涌入院线。许多公司为抬高票价跟风加入3D片生产,更适宜2D放映的电影被“强行”转制3D,甚至有的影片3D效果过于粗制滥造,被观众吐槽“只有字幕是3D的”。

  除此之外,传统3D电影“太黑看不清”的巨大劣势一直被观众诟病。3D电影的银幕亮度标准仅有通常2D电影的一半,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特别的放映技术直击痛点,将影片亮度提高到了2D电影的两倍(28FL)。李安或许不是24帧电影的“颠覆者”,但一定是3D电影改造升级的“助攻者”——体验过现实世界一般真实的3D效果后,观众还乐意为“一团漆黑”买单吗?

  再来看《我不是潘金莲》。多画幅电影如今并不罕见,但正圆正方的画面的确是首次出现在国内影院。《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后,这一形式得到大多数网友的肯定:原本以为会有不适感,然而并没有。“没有不适感”的原因有很多,有中国方与圆的智慧,也有传统窗面、扇面、园林等艺术形式的模仿与对照。更重要的是,小画面中承载了恰如其分的内容,无益于情节的元素概不展示,矛盾冲突才更集中。

  电影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突破电影表现力的边界,为电影提供多种可能的视听体验。李安与冯小刚的创新之所以在业界得到基本的肯定,主要原因是外在形式的创新与主旨传达的相得益彰。李安之所以使用远远超过一般电影帧数的60帧和120帧画面来表现,是要与整部影片的意识流语境相匹配;冯小刚的圆形画幅,制造了荒诞感与陌生感,画面本身就成了主题的解说者。

  相比之下,一些电影中无休无止地堆砌华丽,才让观众难适应:情节讲得不多,滤镜却用了不少;角色气质不够,华丽服装和奢华场景来凑。更别提一些“大片”过度追逐特效、恨不得每个镜头都看得见“经费在燃烧”,却依然让人昏昏欲睡。道理很简单,如果创作者的创新不是指向为突破表现力边界而努力,就很容易沦为无所依傍的浮华。

  创新应当在电影基准线上突破边界,而决定电影基准线的一定是创作者的态度。倘若只是浮躁地跟风,秉持着“向钱看齐”的创作初衷,那么“创新”也不过是在平庸之上叠床架屋,沦为制造噱头、形成卖点的吆喝。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