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称“同志”要“听其言观其行”
背景:近日,河南省新乡市政府发文:今后新乡市国家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
京华时报发表连海平的观点:一个官员被叫“老板”“老大”的行政机关,很难让群众相信是一个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行政机关。不论职务高低,工作人员互称“同志”,寓意“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折射出志趣相同、精神相通、地位相等,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工作情谊,不卑不亢,清清爽爽。要让“同志”称呼真正回归一种各方都乐于接受的政治习惯,而不是一阵风,除了作形式上的要求之外,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一方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提速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公权力“减负”;另一方面深化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公权力使用,并加强廉政建设,为公权力“划界”。同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适度开放人事制度,增加群众对干部考核、评价、任用的权重,扭正“唯上不唯下”的传统习惯。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从形到质都回归“同志”关系。
小蒋随想:之所以要“听其言,观其行”,源于某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就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来说,一方面要看干部们是不是打心眼里认为“人人平等,只有分工不同”,另一方面还要观察某些人有怎样的“共同志向”。必须指出,官本位思想在一些机关切实存在,领导“一言堂”现象并非个例。即便“被”叫同志,是否就能纠正一些领导的“霸权”与下属的“奴颜婢膝”?此外,一些机关还存在圈子现象,圈内人轻则任人唯亲,重则彼此配合违纪违法。上述“共同志向”,要么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么是“共同腐败,一起捞钱”,反而加大了反腐的难度,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行政生态。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称呼变化,尤其还源自市府发文要求,不值得立即喝彩。关键还得看对权力的约束是否到位,民主监督是不是落到实处,考察干部们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领导总当“救火队长”恐怕不正常
背景:四川眉山市近日公布了该市两区四县的四套领导班子共152名官员的姓名、职务和手机号码。近年来,长沙、承德、南京、昆明、西安等地,都曾公布过当地各部门负责人的手机号。但新华社记者日前拨打西安市临潼区和南京市鼓楼区部分干部的手机后发现,除几位一拨就通之外,大部分干部手机处于“已暂停服务”“不在服务区”“正在通话”或无人接听状态。
京华时报发表刘文嘉的观点:公布主要领导干部手机号码本应作为正常反映渠道外的一种补充,类似于工业上的“余量设计”“保险设置”,如果这个“保险”被当做主要渠道,那么肯定会有因为过热而被“熔断”的情况出现。主要负责干部当然可以倒逼某一机构作为,但这种倒逼只能是一种个案解决方式;“大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当然能最快“平事儿”,但这种解决反向证明了常规手段的乏力。进一步说,公布领导干部电话肯定是一种拓宽群众表达意见渠道的方法,但它要真正有效,需要有政府实际服务能力做基础,需要有职能部门现实工作效率做支撑,需要建立在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畅通且能消化大部分诉求的前提下。这些机制有效,不必事事打官员手机;这些机制无效,打通官员手机也没用,或者顶多能解决一时之需、一事之需。
小蒋随想:领导高度重视,问题迅速解决,让人感觉五味杂陈,它暗含着领导若不重视、问题恐难解决的尴尬。另一方面,既然有重视,就有不那么重视。如果凡事都被重视,重视还会有“区别于一般”的分量吗?所以,不管愿不愿意承认,重视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少部分。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群众都给领导打电话要求得到重视,为何却不能皆大欢喜。行政工作也好,社会运转也罢,都应基于常态化的“解题”路径与执行效率,而不应总是指望“超常”发挥。有问题找领导,折射出常态化的办事渠道不畅通,表明日常行政服务效率不能令群众满意。领导干部必须致力于提高行政机关的常态化服务水平,别总当“救火队长”。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