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扶贫要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

陈行甲

2016年11月16日08:4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扶贫要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

前不久,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撰文,谈了一些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微信公众号(ID:dianxunpinglun)转载该文章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次,网友纷纷留言讨论。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线捷报频传,但仍有很多“硬骨头”待啃。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少数贫困户不思进取、“扶不起来”的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扶志”本来就是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只重视物质扶贫的老路已经走不通。

对扶贫工作,一些地方干部认为,“缺钱就给钱,没房就盖房”,砸钱搞发展是最“短平快”的扶贫方式。而一时难见成效、需要下细功夫慢功夫的“扶志”,却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砸钱式”扶贫也让一些习惯了“等靠要”的贫困户认为,扶贫就是等国家给自己发票子、修路、修房子。与其汗流浃背地通过劳动脱贫,不如“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来得实在,得过且过、缺乏斗志和信心的心态也得以滋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物质上脱贫与精神上“扶志”,是脱贫攻坚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两者不可偏废。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当前,各项扶贫新机制正为脱贫攻坚不断释放着改革红利,也为物质扶贫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和实现路径。但是,“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对于那些有强烈脱贫愿望的群众,一定的物质扶持即可使他们走上自主脱贫之路;而对那些“身贫”又“心贫”的群众,如果不“扶志”,则即使通过给钱给物使其一度脱贫,也很可能坐吃山空再度返贫,进而耽误脱贫攻坚全局。因此,我们既要理解许许多多奋战在基层的扶贫干部的不易,更应该认识到,帮部分贫困群众除“思想穷根”已逐渐成为扶贫工作“硬骨头”中的“硬骨头”,“重扶物轻扶志”的误区亟须纠正。

诚然,脱贫攻坚的时间紧、任务重,但做好“扶志”工作,是扶贫干部不能推脱的担子。克服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贫乏、懒得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挖掘并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需要有强有力的外力支持,尤其需要作为脱贫攻坚战主力军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去苦下功夫,耐心摸底,科学引导。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同样,打造一支满怀信心、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队伍,让他们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也是啃下“扶志”这个硬骨头的关键一着。要让广大扶贫干部深刻理解“扶志”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克服少数干部身上“遇难而退”的潜在风险,才能为带领群众走出“志短”困境想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如果面对部分贫苦户“不思进取”,扶贫干部先泄了气,怎么能够带领贫苦户克服困难呢?

要找准“志短”病根,做到“精准医疗”、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少数贫困户懈怠、“志短”,原因不尽相同。有的是沾染了酗酒慵懒等不良习气;有的是受占小便宜、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影响;有的是因为脱贫创业遭遇挫折而撂挑子;有的是遭遇家庭变故,对脱贫致富失去信心……总之,党员干部要逐一调研了解,找准病根,才能精准地解除他们的“心魔”。

要讲究策略,做到稳扎稳打。“扶志”是夯实基础的长期工作,如果急于求成,很有可能遭遇挫折。只有保持住稳扎稳打的踏实干劲和耐力,效果才能显现。海南省琼中县湾岭镇岭门村的黎族老汉王成安,原是个“懒汉”“醉鬼”。驻村第一书记黄海军先后采用激将法、“诱惑法”等策略,用心用情,积极引导帮扶,王成安终于受到触动。在黄海军的支持下,他盖好了羊舍,买回13只大羊、7只小羊,每天像伺候孩子般好好放羊。现在说到自己的羊儿,王成安两眼放光,以前那个萎靡不振的老汉消失不见了。

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黄海军正在践行“扶贫先扶志”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王成安眼光也看得更远了,“政策再好,还要靠家家户户自己努力”的信念逐渐扎下根基。但对于扶贫来说,“扶志”永远在路上,希望更多的基层干部尽早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迎难而上,对症下药,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把扶贫工作做扎实。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