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为蒋医生的17次回答点赞

刘雪松

2016年11月16日08:37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为蒋医生的17次回答点赞

  宜兴老人路强大,这天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碰巧间隙性健忘症发作了。老人刚坐下来就不停地询问,“你是蒋医生吗?”一旁的蒋医生说“是的”。老人对这样的回答似乎不满意,要求按他的套路来回答,“你说你是蒋医生”。于是蒋医生说,“我是蒋医生”。

  这一来一去,蒋医生回答了17次。

  这是一个能让人不说逼疯也会抓狂的场景。然而在这段被旁人抓拍到的2分07秒视频中,蒋医生的心理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所推导的理所当然的“崩溃”,而是每问必答,耐心到家。

  这段视频被传网络后,所有的网友都为这名叫做蒋益君的“全科医生”点赞。人们不因为与这位老人八竿子打不着而一笑而过,而是以感同身受的受惠之心,在网上表达着对于这位普普通通医生的感激之情。

  可惜对于这样的新闻,热衷于10万+的新媒体平台,基本上是不屑一顾的。无冲突、不刺激,已经成为今天的传播平台选取信息的套路。

  其实对于受众来说,传播平台放大医患之间矛盾的冲突,人群的撕裂程度就越严重;反之,则能起到弥合的效果。

  宜兴健忘症老人遇到的,就是普通善良的医务人员的其中一位。但是旁观者普遍认为,正常的结果应该是去叫保安,而不是无事相安。这种三观颠倒的认知,与这几年不断被传播平台放大的医患冲突分不开。前几天发生在坠井男童家人与120救护车之间的摩擦,就是典型的一例。

  昨天的消息说,坠井男童的父母做了11面锦旗,向当地政府部门、医院以及爱心志愿团队致谢。传说中被殴打的120司机也出面澄清,当时只是“发生了推搡”,“并非网上说的殴打”。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偏离事实的信息传播,不论对当事双方,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关系,都造成了伤害。

  宜兴的蒋医生受人点赞,一方面表明,医务人员中不缺善良、耐心的好人;另一方面表明,整个社会不缺感同身受的温情。在这些不吝啬点赞的声音中,医务人员可以切身感受到,患者与社会其实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并没有太高,有时候只需要在患者人群中多一份耐心、多一句倾听、多一丝体谅,很多一触即发的冲突就完全可以避免。

  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新闻,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将它顶到信息传播的头条。相反,在坠井男童家人送去锦旗的新闻背后,依然是不信、不依、不饶的网友在追骂。任何一个本应属于正常的结果,都被怀疑有没有“套路”。撕裂的双方,汇成两股相互较劲的“老不信”。而试图调和这对矛盾冲突的声音,早就被选边站队的双方愤怒的叫骂声所淹没。

  当宜兴的蒋医生做了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人们不敢相信导出这样一个剧情结果的时候,那些热衷于矛盾冲突的传播者、刻意搅浑水的造谣者,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做了太多不正常的事情。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