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手术价格真能做到“可商量”吗?

罗志华

2016年10月26日08:46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手术价格真能做到“可商量”吗?

  近日,安徽省物价局会同省卫计委、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安徽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对人力消耗占主要成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医疗服务,可探索由政府主导、利益相关方谈判形成价格的机制。也就是说,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需要专业资历高的医生介入时,可以预先谈好价格,实行价格“可商量”。(10月25日《江淮晨报》)

  当前,有些手术的价格确实低得出奇,即使有专家参与也是如此。手术操作不值钱,无法体现医疗技术的价值,此现象理应加以纠正。假如医患等利益方能够平等协商,就有机会为手术找到最合适的价格。更重要的是,专业资历高的医生属于极为紧缺的医疗资源,若能够商量他们的手术价格,有利于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但商量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知情权和选择权应得到保障,双方都能够充分表达观点。不仅如此,价格也应该可上可下,若协商不成,还要有第二第三可选方案。假如这些条件不具备,商量极可能变成“我说你听”,患者没有反对和另选的余地。

  患者对手术难易程度的判断,主要来源于医生的告知,医生说什么他们往往相信什么,没有能力跳出医生的思维,更别谈推翻医生的意见了。因此,医患双方的商量极可能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边灌输或告知,多数情况下,患者只能对医生言听计从,即使医生把手术价格标得很高,患者也没有能力进行“砍价”。

  更重要的是,一家医院做某类手术的医生就那些,且医生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专业资历高的医生若因价格因素被患者“抛弃”,资历低的医生断然不敢再接这台手术。可见,患者根本没有选择手术医生的余地,因此就不敢在价格上“谈崩”,患者即使认为专家介入手术的价格太高,但他没有选择,除非他不想做手术,或者换一家医院。

  进一步而言,商量意味着价格可在较大范围内波动,它比定价更灵活,商量的价格上限可能远超定价。但患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商量价格多半会就高不就低。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定价算了,相信只要讲清道理,患者能够接受合理的价格上涨,对专业资历高的医生收费高些也能理解。医生想涨价,但有商量之名无商量之实,反而让患者有被利用之感。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