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杭州共识”抓住了全球治理的两个关键

王鹏

2016年09月06日16:5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二十多年前,挟冷战胜利之余威,西方一面欢呼“历史的终结”,一面以自身为模板,给拉美、东欧国家“开窍”。在新自由主义大潮的催生下,市场拜物教、政府厌恶症、休克疗法、私有化、自由化粉墨登场。然而数十年后,华盛顿共识尚未自证灵验,那些不幸误服“妙药”的国家却一个个如《庄子·应帝王》中的“混沌”一般,倒在经济低迷、政治动荡、社会溃败的“七窍之血”中。

今天,在全球瞩目的西子湖畔,一个愈加成熟、全面、超前且可操作的“杭州共识”正呼之欲出。从刚刚发表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来看,与会各国在广泛的政治经济议题上达成共识,都认为应该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建设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更强劲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以迎接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全球性挑战。

粗略统计,在杭州《公报》及三个附件中“创新”二字共出现99次。为何如此强调“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原动力。那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文化创新又是什么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而习主席也多次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可见,中国领导人对创新的重视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长远规划。在全球层面,在“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的当下,为重启世界经济引擎,就必须建设以互联网等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杭州共识抓住了全球经济复苏的第一个关键:以创新促生产力发展。

技术进步了,生产力发展了,可生产关系若不能相适应,同样会是大问题。杭州《公报》展示出中国领导人对世界时局的深入思考与治世良方——开放与包容。

先说开放。正如习主席指出的,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本身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因此中国不会倒退、封闭,而是更加开放;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供更多国际公共物品,与全世界分享果实。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搞经贸小集团、高筑技术壁垒、玩排他性制度安排都是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生产力发展的,终将误人误己。

再说包容。我们知道,在一国之内,一个政党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长期执政。同理,在国际层面,一个国家提出的构想、倡导的机制,也必须代表最广大国家的意愿、符合其根本利益,方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亚投行并与中国携手走在“一带一路”上,本身就是对中国包容理念的认同与欢迎。这也正是杭州共识抓住的第二个全球发展之关键:以开放、包容改良国际“关系”。

西子湖岸风云际会,钱塘江畔白浪滔天。自信的中国人以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两大要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抓手,正在重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世界有理由期盼着,一个“美美与共”崭新时代的到来。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