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打破“双重标准”值得期待蕴含考验

蒋萌

2016年08月15日16:1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打破“双重标准”值得期待蕴含考验

背景:美国多个消费者团体最近向麦当劳等企业递交请愿书,呼吁停止使用含抗生素的鸡肉。麦当劳宣布,2017年美国市场将采购不使用人类抗生素的鸡肉产品。不过,在中国,麦当劳尚未做出产品中不使用抗生素的承诺。

新京报发表观点:早在2010年时,就有媒体报道,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一种是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种则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而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此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无论是麦乐鸡含有毒化学成分,还是使用了含抗生素的鸡肉,在中国是合法合规的,因为中国的标准比人家低。因此,别人为了节省成本自然也会“入乡随俗”,或对本国适用高标准,对中国适用低标准。我们经常看到,只要是对消费者不利的一些事项,一些部门、企业总是拿国际惯例说事,国外的做法成了挡箭牌。恰恰相反,在很多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事项上,有关方面,又往往拿中国特殊的国情说理,打死也不肯与国际接轨。低水准的国标只会保护那些没有上进心的劣质企业,并让那些真正提供优质产品的企业生存艰难。国家标准升级必然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这不只是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最终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良品质的代名词。

小蒋随想:前几天,新闻报道了四川苍溪县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占据欧美95%的市场,售价不菲。在这背后,是当地农户严格执行欧盟多达320项种植标准。当地曾有一名果农为了减少第二年病虫害,多喷了一次农药,结果因抽检农药残留超标,该村40多户果农的16吨猕猴桃被全部退回国内,第二年整村的出口资格被取消。这一惨重教训使苍溪县的果农真切体会到了标准的威力,如今当地果农相互监督,恪守“标准就是生命线”。看过这条新闻,相信许多人感觉五味杂陈——欣慰的是,中国农产品抢滩欧美市场,中国农户种出的水果品质一流;遗憾的是,高品质的水果国人可能吃不到,多数国内果农不可能执行数百项种植标准……其实,提高标准也是淘汰落后产能,但淘汰与升级存在“阵痛”,更高的标准往往意味着增高的成本与售价,这或许也是某些国标提高慢的一大原因。有国人去日本抢马桶盖,有国人还在解决温饱,经济水平差距是一种现实。麦当劳与宜家在国内卖着与国际接轨的价格,却试图执行中外有别的标准,令中国消费者愤慨。我们可以提高国标约束外企,本土生产者是否准备好一同接受约束?商家不是慈善家,如果出现提质提价,消费者要有心理准备,习惯用脚投票。打破双重标准,执行更高标准,令人期待,蕴含考验。

高铁故障成闷罐,破解不能遥遥无期

背景:12日,由北京开往深圳的G79次高铁列车发生停电故障,上千人被闷在40℃高温的车厢内近两个小时,旅客们大汗淋漓,有的热得“差点虚脱”。铁路方面当天向旅客致歉。

新华社发表观点:类似事件已不止一次发生。虽然停电故障事出有因,也是小概率正常事故,且不能开门通风也是为确保安全,但铁路方面对屡有发生的同类事故,不改善应急服务工作,就不能合理解释了。事实上,列车中途停车的应急预案不是没有,从一些地方铁路局、段公布的实施细则看,应急预案内容还相当完备。多起类似事故中,旅客均反映喝不上水、透不了气、找不到乘务员,这都提醒铁路方面应该在应急预案落实上多下功夫。高铁一遇断电车厢就成“闷罐”的问题,并非没有破解之策。比如,是否可以加大应急备用电源功率支持车厢照明和空调,车厢是否可以设计出用于应急通风的天窗,临近车站是否可以提供应急补给等等。铁路方面应当认真对待这些建议,从善如流,尽早改进。铁路方面不仅要建好“硬件”,也应多考虑服务等“软件”,以人为本、心系旅客,把服务保障搞上去。

小蒋随想:“高铁成闷罐”我母亲也遇上过一次,与她同行的一个老太太憋闷得犯了心脏病。高铁车厢被设计成全封闭可以理解,但没有考虑停电或发生故障如何通风令人难以接受。按说,车门可以打开通风。但铁路方面有规定,车没到站不能开门。这似乎是为了防止旅客“随意下车”,构成安全隐患。问题是,盛夏时节高铁抛锚,乘客甚至闷到晕,已是实实在在的危险。此时,规定中的不合理,应急预案的匮乏,暴露无遗。曾有乘客在愤怒与憋闷中用安全锤打破车窗透气,实属不得已。如果高铁携带大功率备用电源无法实现,倘若列车难以避免停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么高铁就必须考虑断电通风的问题。有关单位能够设计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小时的列车,却不设计断电通风装置,是并不好笑的灰色幽默。面对屡屡发生的“高铁成闷罐”,设备改造升级与制度调整不能“遥遥无期”。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