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辣评:城市“不缺钱” 管理别缺位

郑海鸥

2016年08月11日05: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江岸区“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4年门庭冷落,于是新挂“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招牌,招标1500余万元用于部分重建。

  报道说,“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一楼为旅游接待厅,因平时不使用,现在已断电;二楼、三楼分别为剧场和演艺厅,一场免费电影常常只有几个人光顾;四楼为非遗项目工作室及民俗工艺展示厅,偶尔有人过来交流一下……4个月前,为了盘活一楼和四楼,江岸区文体旅游局准备增设“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布展项目。

  “建设热热闹闹、活动冷冷清清”的文化中心,凸显了城市中某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低的问题。有人说,有钱就能搞定硬件,但怎么把硬件用活,这考验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我曾经去多地采访,见过不少“豪华不输国家大剧院”“德国原装进口管风琴”“规模宏大的非遗展示中心”等场所和设施,而每当问起这些设施设备使用率如何,便似按下了静音键,管理者脸上露出尴尬。

  政府投入不少、群众满意不多——为了避免类似尴尬,“不缺钱”的城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前期调研和后期管理方面下的功夫也不能缺位,多几个设问绝对是必要的:设施设备是否是当地群众需要的?管理部门是否有专业的运营能力?建立什么样的考评机制来考评设备的使用效率……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做规划、闭门造车搞活动,还抱怨“设施、活动在这里,大家不来,我们也没办法”,群众的满意度就会越来越低。

  面对琐碎的事务和有限的编制,倘若政府真的力不从心,购买社会力量来做好服务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把做好服务的要求提出来,把做好裁判的任务给自己,奖优惩劣,自然能“逼着”服务质量跟上去。

  总的来讲,建设施容易,聚人气不易。希望花费千万新建的“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和各个城市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都不再只是物理上的文化标志,而成为市民的精神乐园。

(责编:袁勃、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