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公路调查结果为何“要保密”?

安之若素

2016年07月26日14:1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去年8月,中国之声报道了河南周口郸淮公路投资8亿、开工六年仍烂尾,上亿银行贷款疑被私人套取的新闻。此事引起中央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依法采取措施,挽回损失,尽快解决问题。周口市副市长回应称,将对报道中涉及的问题严肃查处,经侦已经介入调查。(7月26日,央广网)

按理说,修公路,是一项民生工程,群众期待,舆论关注高,既然资金到位,应该顺利实施完成。可是,开工六年,却沦为了“烂尾”的下场,更令人气愤的是,上亿银行贷款“不翼而飞”,被私人套取的“内幕”曝光后,“请彻底调查”的民意呼声高涨,相关部门当即表态会严肃处理,然而,一年过去了,真相却“躲猫猫”似的迟迟未公开。

面对媒体采访,官方回复“此事要保密”,瞬间刺激了网友的想象力,纷纷加入吐槽大军,开启调侃模式:有一种万能忽悠叫“正在调查”,有一种不能公开叫“保密需要”;“私人”究竟是谁,为何一再盖上“神秘面纱”,莫非调查也要“烂尾”不成?显然,把真相捂在嘴里,不愿发声,拿一个所谓的“秘密”搪塞,不是公众所希望,也背离信息公开的制度要求。

事实上,公路“烂尾”原因是资金“断裂”,银行贷款发放进度和工程完成量严重不匹配,相关部门顺藤摸瓜查清事实,难度不算大。却把结果称成“秘密”讳莫如深,其中“隐情”难免引人深思。或许调查本身就是“走过场”,并没有真正逗硬执行,才会遮遮掩掩不公开,或许牵扯出的利益链复杂,套取资金背后另有“幕后推人”,才会支支吾吾不敢曝光,或许只是为了不扩大事件的负面影响力,想尽快平息舆论热度,才会出此“下策”三缄其口。

然而,无论何种原因,都不足以成为官方“保密”的理由,如此主观上不想公开的意味,却弄巧成拙的让自己变成了矛盾的焦点,被贴上了“护短”的标签,陷入质疑漩涡。此外,如此“捂盖子”,反而将“真相”推向了全民搜索的“风暴”中。更为无奈的是,自损形象后,让政府公信力被迫“打折扣”。

在笔者看来,公路烂尾已然是事实,调查一年后,即便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也该公布进度,彰显阳光、透明的执政理念,如此欲盖弥彰,是有悖常理,尤其在媒体信息时代,抛出一句“要保密”更没有说服力,让烂尾工程的“真相”平添了几分“疑云”。当然,官方一句“要保密”想大事化小,恐怕不能如愿以偿,面对汹涌而来的民意拷问,上级部门应该介入调查,解开这个所谓的“秘密”,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回应,更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的有力维护。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