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

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文建东  程先勇
2016年07月11日04: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对于需求侧管理侧重于对经济的短期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因而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改革过程。

  现在有人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联系起来,甚至相互混淆,这说明一些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事实上,二者在政策主张和路径选择上均不相同。西方供给学派以萨伊定律(即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为理论基础,主张刺激供给,尤其是通过减税来刺激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地刺激供给,它针对的问题是经济转型,其政策主张不只是一个税收和税率问题,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举措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归结起来,就是要使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在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的同时,还应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供给侧的困难。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人才红利,以弥补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举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多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相一致,能够有效提高后备劳动者的素质,用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弥补数量的短缺。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8000美元,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具有相应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不但能推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需求外溢的问题。

  正确处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促进服务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服务业占比高未必经济发展水平就高。我们要正确处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提高服务业比重。如果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后,制造业没有持续发展并实现技术升级,就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缺乏技术进步支撑,缺乏后劲。因此,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注重提升信心、稳定预期。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从而减少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为此,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作出清晰的勾画,通过稳定、透明的政策来稳定人们的预期。同时,应真正落实市场化改革举措,通过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法治来规范市场行为,从而激发人们创新创业的愿望、释放投资消费的潜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建一局三公司)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1日 16 版)

(责编:曹昆、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