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充值5万不退”, 契约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杨朝清

2016年07月08日09:10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充值5万不退”, 契约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使用打车软件打车,本想给生活带来方便,没想到充值后却遇到一个“大麻烦”。河南郑州市的涂女士反映称,前段时间,她在给打车软件账户充值时误充了5万元,同时获得了5万元返还金额,现在余额显示为10万元。“这么多钱,想退又退不了,也没法提现,啥时候能用完啊?”(7月7日《大河报》)

  在互联网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与传统出租车相比,网约车不仅收费更低、服务态度更好,还能实现“私人订制”,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要。正是因为提升了用户体验,网约车才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网约车公司以市场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充100元返100元”,预付费消费模式既让商家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也让消费者得到了一定的优惠和实惠。尽管消费者没有和网约车公司签署正式合同,但通过消费者的认购,双方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契约关系;契约关系对双方都有约束力,消费者显然不能“想退就退”。

  尊重契约,并不意味着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撤销、解除;如果预付费消费合同本身存在着违法和瑕疵,存在欺诈和胁迫的情形,就可以撤销和解除。原本只想充值500元的消费者由于操作失误,支付了5万元,这样大手笔的预付费消费,显然背离了消费者的真实意愿。网约车公司在充值平台上既没有进行风险提醒,也没有设置限额,何尝不是管理和操作上的漏洞。

  许多商家之所以喜爱预付费消费模式,就在于它既能迅速实现利益变现,也有助于培育用户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只不过,商家在享受预付费消费模式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却不能忽略、漠视消费者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自说自话的“充值5万不能退” ,说到底是“店大欺客”的产物。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信用经济,需要契约精神来保驾护航。然而,尊重契约并不意味着契约一成不变,不能将契约作为万能的“挡箭牌”,对于消费者于法有据的利益诉求, 商家应该与消费者进行利益协调。“充值5万不能退”即使让商家赢得了“钱袋子”,却也输掉了口碑,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提振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和信心,离不开商家的责任和担当。一方面,消费者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对预付费消费模式保持基本的警惕,从而避免出现维权困难;另一方面,商家也应重塑契约意识,对消费者“有理维权”给予积极回应,切不能目光如豆,因小失大。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