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大学与考生牵手,省招办凭啥拆散?

蒋萌

2016年07月07日15:5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大学与考生牵手,省招办凭啥拆散?

背景:陕西4位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因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批次综合素质面试考试与陕西高校外语口语测试时间“撞车”而没能参加后者测试,结果陕西省招办表示,没有参加陕西口语测试的考生不予投档,这意味着这4位考生今年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

中国青年报发表杨三喜的观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承诺不需要陕西省的口语成绩,实际上也就把选择权交给了陕西省招办。陕西省招办却坚持只对同时拥有陕西口试和北外面试成绩的3人予以投档。另有消息称,陕西省招办正在与北外进行协调,方案是“让北外在4个名额的计划基础上再增加3个名额”——若北外将7名面试通过的考生全部录取,就将7名考生全部投档;如果协调失败,还是只给那3名同时拥有陕西口试和北外面试成绩的考生投档。陕西省招办的理由是公平。这就很让人不能理解了,那3名有机会同时参加陕西口试和北外面试考生的公平就是公平,而因为考试时间“撞车”只参加了北外面试考生的公平就不是公平?这种局面是招生办前期不作为造成的。报道称,在家长与招生办协调之时,省招办的回应是自己看着办。至于省招办是否提醒过考生家长没有口试成绩将不投档,或者还是后来才作出这一决定,不得而知。不管如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省招办与高校之间缺乏沟通,难道要让考生为考试安排的失误埋单?家长在考试之前向省招办反应情况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协调不就应该启动了吗?何至于走到这一步呢?

小蒋随想:陕西省招办声称:“凡是学生与省招办沟通的,都会协商解决他们的问题,让学生兼顾两个考试。”这也是有3名考生既参加了陕西外语口语测试又参加了北外面试的原因。但是,为何另有4名考生没能获得兼顾两场考试的机会?据报道,4名未兼顾的考生中,至少有两位考生的家长提前和陕西省招办及北外联系过,他们的问题为何没有被协商解决?难道是有关考生与家长有机会兼顾却“故意”放弃?还是陕西省招办与北外的工作不到位,致使一些考生被迫顾此失彼?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厘清其中的是非。但我们能够确定,陕西省招办以坚持程序与公平为名,硬生生地要把未兼顾两场考试的考生与北外的“姻缘”掐断。事实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承诺不需要陕西省的口语成绩,这说明北外已看中有关学生,对其成绩与水平已作出满意评价。应当看到,高校自住招生正在稳步推进,理当尊重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人家两厢情愿的事,陕西省招办非要横插一杠子,合适吗?或许,陕西省招办觉得自己被“架空”,很不爽。所以,拿不予投档来彰显自身“权威”。这无疑太任性。此事前期没有协调好,更应做好善后工作,不能人为影响几名考生的前途命运。

“要挟式”上访者刺干部9刀的反思

背景:6月29日上午,山东省高青县唐坊镇政府院内发生血案,29岁的镇干部李坤身中9刀,犯罪嫌疑人是一位62岁的老上访户王立军。在吃到了“要挟式”上访的甜头后,“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多,难以被满足,直到这次一开口就让镇干部为他做100万贷款担保”。

新京报发表吴元中的观点:在上访排名甚至“一票否决”的机制下,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在使尽了对上访者围追堵截的被动又劳民伤财的笨办法之后,通过给其财物的方式让其放弃上访等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花钱买平安”与其说是一种解决问题之计,倒不如说是养虎为患、埋下祸患之举。且不说,这种做法会无可避免地损害政府部门权威,助长无赖行径,败坏社会风气和道德,而这本就是惩恶扬善的政府部门所不应采取的。一些政府部门采取秋后算账办法,事后以敲诈勒索政府罪对上访者追究刑事责任,固然会让一些无理上访者受到惩罚,却也同样会惩罚正当上访者。那样非但不利于树立政府威信,反而让人无法相信政府,也不是对付无理上访者的正当策略。上访本就是一种公民权利,不应以任何方式剥夺或换取上访权。与此同时,上访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就应让他们个人负责,不应再让基层政府部门“接”他们。

小蒋随想:“客观地说,上访者不全都有冤情,基层干部对付上访者也不都是出于霸权。但是,旁观者不可能弄清每一件个案的原委。出于脑海中固化的“草根儿皆正义”与“问题干部打压民意”印象,一些旁观者会想当然地抨击管理者。一些人盲目地对管理者作有罪推定,某些领导觉得只要有人上访就是给领导“添麻烦”,是基层维稳不力,使无理闹访者有了底气,令基层干部被“抹黑”且心有忌惮。当然,也有滥权者是真的在封堵民意,甚至制造“老上访就是精神病”的冤案,这种情况也可能被“打扮”成正当行使权力。恰恰是因为上访与接访(或截访)的正当与非正当角色时常变换,使得没法以“统一”的视角去审视双方的是与非,这也给了别有用心者浑水摸鱼的机会。或许,还是要探究上访本身的局限性。上访作为一种“法外”的诉求渠道,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通过调解与行政救济处理一些矛盾乃至冤案;弊在于,信访与法律有一定距离,一些人故意绕过法律,难免钻空子生隐患。全面依法治国,最终应将各种事务归入法治化的解决轨道,并且确保法治的公平与公正,从根本上解决“信访不信法”。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