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辣评:传统文化为啥躺枪的总是你

君 然
2016年06月23日04: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前两天,民政部公布了第八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这批在“黑名单”上新增的84家“社团”中,绝大多数涉及中国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国学等传统文化领域,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离岸社团”“山寨社团”集中的重镇,政府管理部门每每进行整顿,传统文化则屡屡躺枪。

  曾几何时,有的人热衷于在名片上印上“某某书法家协会理事”“某某国学文化协会委员”;一些商品的宣传单上,频频可见“某某文化发展促进会推荐”“某某文化管理协会认证”;一些热闹喧嚣的公共场所,四处拉着“某某书画协会主办”“某某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活动的横幅……如此现象不胜枚举,但论其究竟,这些“某某协会”“某某理事”所谓的“推荐”和“认证”又有几分是真的呢?

  说到底,这么多打着传统文化名号的“大忽悠”,不过是冲着一个“利”字而来。有了“协会”“促进会”“交流会”做靠山,就仿佛什么事儿都显得更加正宗、正派和郑重了。再加上这几年“传统文化”正在热头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尊重已经大大提升,于是乎,打着与之相关的招牌在江湖上行走也是颇为体面的。既是正宗了,又是体面了,要卖个东西、拉人入会收个会费、举办个活动拉点资助或投资,也就容易多了。

  有些人认为,文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因为文化这东西是最难量化的,什么人够得上“大师”,什么作品有多高艺术价值,什么活动有多大影响力……某种意义上说,这都是见仁见智的事儿,也是往往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事,那些借着文化之名招摇撞骗的人也正是钻了这样的空子。但不要忘了,文化也是长时期积淀而成的,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薪火相传,时至今日,在全球格局中尤见其珍贵。但以文化之名行骗却绝对是伤及其肌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几个人、几个“协会”谋了短利,一个民族的文化尊严却失了体面,这样的买卖真的做不得。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3日 17 版)

(责编:王政淇、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