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列车产房的危急故事何时不再惊心上演?

袁宝
2016年06月15日14:02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距离预产期还有20多天,小夫妻乘坐列车回西宁老家待产,谁知孩子在列车上就迫不及待要出世……昨日凌晨,在青岛开往西宁的Z272/3次列车上,马女士如厕时突然分娩。紧急关头,列车乘务人员和热心乘客在列车通道内搭起临时产房,并帮助马女士顺利产下女婴。(6月15日青岛早报)

孕妇在列车上平安生子,铁路工作人员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事情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类似的新闻事件不断出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铁路工作人员和同车乘客的爆棚爱心,更感受到了一股和谐温馨的“正能量”。 然而,在为铁路职工点赞的同时,有一种异样的心绪却如同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在列车上临时搭建的“产房”里产子,固然温馨感人,但是这种行为的“安全指数”究竟有多高?

我们知道这是一场速度与时间的较量,对于即将临盆的孕妇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列车上没有专用产房,没有专用的消毒设施,更没有专职的接生医生,如果说在列车上,遇到难产、情况复杂或者有其它并发症,那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尽管列车上出现了即将分娩的产妇,工作人员能对产妇无微不至的关照,确实体现了铁路部门工作人员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以乘客至上的服务观念。但是,列车变成临时产房不宜提倡,毕竟列车上的救护措施并不完善,一旦出现其它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就会对产妇或婴儿构成了生命的威胁。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孕妇在产子过程中,在铁路职工费力好心搭建的临时“产床”里,不慎感染,或者发生什么意外,那么这个责任究竟该由谁来担负?

值得庆幸的是,母子平安的举动,旅客自发出力的行为,都为这间临时搭间的“产房”平添了一抹温馨,掩盖了其间的隐患。但我们必须要对这种义举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因为,暂时的掩盖并不等同于永久的消除;只有铁路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着力消除运行期间的一切隐患,才能为旅客的平安出行打造强力的“保护伞”。

其实我国有关航空管理早就有规定:为安全起见,怀孕超过8个月的孕妇一般不要乘机,如有特殊情况,应在乘机前72小时内交验由医生签字、医疗单位盖章的《诊断证明书》。笔者认为,铁路部门可以试着借鉴这个规定,从源头加以防范,那么列车临时搭建产房就会越来越少,安全系数也就会升高。

(责编:董晓伟、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