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赵虎启
2016年06月13日14:20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李保国教授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的一生并没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让太行山变绿,让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脱贫。一个人能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础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工作给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头上却挂满了“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如果把这些身份叠加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太行山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

李保国教授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从1981年起搞起山区开发研究,34年来李保国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汽车成了他移动的家,稀疏了头发,黝黑了皮肤,双手长满茧子,长期奔波留下了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改变最初的梦想。在这34年,李保国教授一头扎进太行山,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而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他多年的坚持与积累,是他对于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突破。

李保国教授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视科技如生命的学习追求。他大学毕业20年,为了不断接受新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因为他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帮助更多山区百姓脱离贫困、远离贫困。他始终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并以探讨进取精神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山区开发研究成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今天,在扶贫战役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发出向李保国教授学习伟大号召,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向李保国教授学习,让技术扶贫进一步根植于太行大地,向李保国同志一样,不仅要为太行山区“输血”,更要激活太行山区一个个“造血” 细胞。

李保国教授的身影虽已走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却是强大的,必将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虽然在改革前进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李保国教授用他的亲生经历在向我们讲述了谋事创业道路上,只要坚定信念,守着最初的梦想,带上爱国为民的初心,依靠科技进步,办法总会有的。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依靠工匠精神,积极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用实践指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编:王倩、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