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各抒己见:请别嘲笑狂野的“异想天开”

萧  然
2016年05月23日07: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对所有的“异想天开”,别管多么不着边际,请先别嘲笑,它可能正是我们创新的源泉

  

  前不久,软银的孙正义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想在蒙古建风电、在印度建光电,然后送到日本,以替代福岛的核电。不少人认为他想法过于大胆。可后来他发现,有一个人的想法比他还“不着边际”:打算在北极建风电、在赤道建光电,然后供应全球。这个人就是国家电网原董事长刘振亚。孙正义说,他一贯欣赏有狂野想象力的人,为此专程来中国拜访,并加入了刘振亚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

  北极的风电、赤道的光电能否供应全球,或许几十年内都难以看到端倪。但笔者认为,在创新被如此看重的今天,想象力正是我们非常稀缺的资源。因此,对刘振亚这种狂野的“异想天开”,即使我们没有孙正义那份欣赏,至少也不应该耻笑。

  其实,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想象力,甚至是狂野的想象力,我们缺乏的是全社会对“异想天开”的包容和认真对待的态度。从古人的嫦娥奔月、孙悟空可大可小的金箍棒,到今天有人提出给月亮装电梯、给蚊子戴口罩,这些想象力哪个不够狂野?只是我们往往把这些“异想天开”当成了神话甚至笑话。比如孙正义主动找上门要求参与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笔者在国内电力同行中听到的,不少是嘲笑。

  几千年的科技发展史一再证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想象力可能比技术本身更加弥足珍贵。

  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2013年提出,把人装入真空管道以上千公里的时速像炮弹一样发射出去。对如此狂野的想法,就在我们当笑话听的时候,美国人却当了真。前几天,“胶囊高铁”的实验真的启动了。

  所以,对所有的“异想天开”,别管多么不着边际,请先别嘲笑,它可能正是我们创新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多一分狂野,创新就有可能增一分高度。

  创新的主体一定是企业,因此企业家的抱负往往决定着创新的方向和高度。

  前一段时间,两大搜索公司先后成为舆论焦点。一个因开发的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而赚足了全世界的眼球;一个靠竞价排名机制赚钱被社会诟病。

  一家企业如果缺乏远大理想,就容易去赚快钱。赚快钱就希望立竿见影。而伟大的、颠覆性的创新很难马上见效,因此, “精明”的企业对伟大的创新思路往往会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这些“异想天开”远水不解近渴,不过是烧钱的游戏。

  相反,如果一家企业想破解的是全人类的难题,他们就不会只盯住眼前利益,而会把目光投向明天甚至后天,去挖掘那些具有颠覆性的奇思妙想。因此,只有伟大的企业才能成为伟大创新的策源地。

  中国不乏精明的企业家,但缺乏有梦想的伟大企业家,根子就在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会让我们和那些伟大的创新思想失之交臂,甚至南辕北辙。

  老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社会上的一些浮躁风气使不少人想赶快自己乘凉,不愿费时费力去栽树,企业界如此,其他领域亦多如此。比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看起来似乎也没啥不对,但越是事关福祉的大事,越难在一任内见效,于是一些干部热衷干的往往是能快速见效的事儿,而要几代人努力才能有结果的事业往往无人问津。类似胶囊高铁、全球能源互联网这类要几代人努力才能干成甚至都难以干成的事业,只图干事儿的人,谁愿意去做呢?所以,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纵使有了奇思妙想,不少人也只能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嘲笑的对象。

  从这个角度看,愿意干或许在有生之年都难以看到结果的事业的企业家,可能才是当下社会上所稀缺的资源吧。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23日 19 版)

(责编:王吉全、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