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观点1+1

新建办公大楼“荒废长草”,谁不心疼?

蒋萌
2016年05月04日15:45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新建办公大楼“荒废长草”,谁不心疼?

背景:在南京化工园区大厂街道,有一座新建的7层办公大楼,建好4年却无人搬进办公,院内成了废品回收站,堆满了废品。而南京兴建办公大楼闲置多年的情况,绝非这一处。

新京报发表曹旭刚的观点:堆满废品的办公大楼的兴建者,或许并非不想搬进去办公,只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新建楼堂馆所”的规定,死死困住了地方政府机关搬家的欲望。类似南京化工园区这座7层办公大楼,建成后就进入闲置状态的“楼堂馆所”,究竟还有多少?公众难免会本能地想,这是不是一种观望,等待着风头过去后,伺机再搬入?此前各政府机关超标公车层出不穷,但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后,各地纷纷拿出了一套公车拍卖处置程序,妥善处理掉了。闲置的“楼堂馆所”,完全可以参考公车处理的经验,该出售出售该出租出租,获取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别的公共领域,既可以消弭不良印象,又可以造福公众,何乐而不为?耗资数千万乃至数亿元建起的大楼,最终的命运不能是长草放废品,而应是如何更合适加以修正利用。否则,这也是一种庸政。

小蒋随想:这种闲置的、不敢搬入的新建楼堂馆所,对涉事领导就像是烫手的山芋。但由于山芋不是花权力者自己的钱,所以将其扔到一边,权力者也不心疼。这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但对权力者而言,只要自己“没事”,就万事大吉。而要出租或拍卖新建的楼堂馆所,又会牵出当初是谁审批的、谁拍板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多发,楼堂馆所的招标与采购中,有没有人中饱私囊更不好说。这么多“地雷”埋着,某些权力者躲还来不及,谁会主动去踩?混丢了乌纱帽是小,违法犯罪麻烦大了。所以,某些干部打心眼里不愿提及“荒废的新楼”。群众看着这些楼自然心疼,因为这花的都是公帑,甚至是百姓的血汗钱。面对群众与媒体的质疑,审计也好,巡视组也罢,监管部门应当重视并介入,对问题该查的查,对责任人该惩的惩,对该卖的楼卖。在对有关房产租售的过程中,也要防止低价贱卖、国资流失。

“强制拍脑袋式扶贫”损失惨重必须问责

背景: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一些政府主导的扶贫项目严重趋同,甚至强制农民必须参与,结果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滞销,不仅无助于脱贫致富,还令一些贫困户损失惨重。

京华时报发表铁永功的观点: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多少年未能解决的老问题,必然有很复杂的成因。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实现这部分人脱贫,首先要摸清情况,查明原因,才能精准施策,取得实效。这也是中央一再强调精准脱贫的原因所在。而一些地方权力主导的产业扶贫项目,很多还停留在应付思维和老套路中,只是为了证明“我重视了”,可以汇报搞了哪些项目、投了多少钱,至于项目实际效果如何、产品是否适销对路等等,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好干部政绩考核这个抓手。对地方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效,也要进行精准评价和考核。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刀切或强制式扶贫,典型特征就是被动应付,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因此,要通过细化考核体系,严肃赏罚问责,把脱贫实绩和地方官员的官帽挂钩,迫使他们真正对本地民众和贫困户负责。

小蒋随想:扶贫的难度无须赘言,如果再以应付糊弄的态度去做,结果必然糟糕。说到底,敷衍了事的干部心里根本没装着百姓,他们并不是真心实意要帮贫困群众脱贫。对一些干部而言,只要能捞取政绩并升迁,他们不会对留下烂摊子感到愧疚。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公职岗位,都可能是隐患,甚至是祸患。有人说,应从政绩考核入手,严审扶贫的实效,严防虚假政绩。这确实是一个抓手,也能触及“唯上是从”者的心窝。但是,此举的短板也明摆着——还是没脱离“唯上”的老套,民主监督与群众的话语权未必会得到增强。“知政失者在草野”,对干部工作最有发言权的人往往是草根群众。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当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倾听群众的意见想法,结合专家指导建议,做出尽可能完善的计划,进而落实执行。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