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最孤独的小学生”反应出留守儿童的“孤单”

李桐
2016年05月03日13:54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4月26日下午,雨淅淅沥沥,湖南平江县南江镇万家村万家小学二年级唯一的班级内,一个剪着娃娃头的小女孩坐在教室里,教室里还摆着几张空课桌。女孩叫小彭(化名),今年8岁,是这个年级唯一的学生。(5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竟然仅坐着一名8岁小姑娘,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在上私人辅导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空荡、冷清的场景正是万家小学二年级唯一班级的日常教学状态,年近60“大龄教师”负责教二年级唯一的学生。如此“任性”的教育环境让人震惊之余更令人心生酸楚。

据悉,万家小学由原来的30名学生剩至7名,且都是农村留守儿童,身边缺少父母的疼爱与陪伴,只能跟着隔代的爷爷奶奶生活。召开家长会的场景更是滑稽地让人哭笑不得,参会的全是年过多旬的爷爷奶奶。诚然,大多数人看到此新闻时都会大叹“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但笔者认为,如此悲凉、凄惨的农村教育生态不仅仅是“贫瘠的教育资源”所致,更是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顽疾使然。

据统计,全国共有留守儿童6100万。面对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仅从教育领域着手还远远不够。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想从源头上缩减留守儿童队伍,还需从制造者也就是孩子们的父母身上下功夫。俗话说,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则妄为父母。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留守家庭的父母亲必须要在挣钱与养育子女中寻求一个平衡,真正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弥补其亲情的缺失,让子女充分感受到家庭关爱和温暖。从而让父母真正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首要监护”义务。

在此基础上,政府要承担起“兜底监护”的责任。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现有的用工制度,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方便“随工子女”生活。从而为务工人员更好的抚养和照顾子女提供帮助和保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留守儿童工作责任机制,建立留守儿童社区保护网络,完善临时监护程序,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监护和及时救助。此外,要着力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作用。尽快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专业和高质的帮扶服务。

俗话说,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有靠社会各方的共同作用、共同发力,才能真正摘下“最孤单学生”这一极赋讽刺的“冠名”,才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让留守儿童们不再孤单!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