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光明日报:融入宿舍是公共生活的开始

陈方
2016年04月28日08:36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融入宿舍是公共生活的开始

  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之后,很多人又开始讨论大学宿舍文化问题。曾经象征美好青春、坚实友谊的舍友之情,在很多网友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光明日报》的一组“宿舍里的文明”报道。南开大学“用心构筑人文雅舍”、北大“家国传统”的宿舍文化等作为典型进入媒体视野,让人们感受到,宿舍恶性案件谈不上“代表性”三个字,高校正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付出努力。

  不是所有高校里的宿舍故事及宿舍文化都会被媒体关注,但是,没人否认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文明素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即便是在影视作品中,宿舍文化也被大量引用,宿舍成为许多人怀念青春的寄托。

  发生在宿舍里的故事,镌刻着青春的记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成为经典的吟唱。20年前,睡在上铺的舍友基本都算是和你处于同一个阶层,吃穿用差别不大的兄弟姐妹,阶层的同质性似乎缓解了很多矛盾的发生。但如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不同家庭间的经济差别,同一个宿舍里的学生,生活条件可能有天壤之别。再加上“90后”更加独特的精神气质,完全把他们“罩”在同一个宿舍气场里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无论怎么讲,宿舍在大学里都充当了人际交往舞台的作用。以往我们在打造宿舍文化时,往往强调“集体生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集体生活中,每个人要懂得自我约束,集体生活也会塑造出不同的自我,以便使自己更加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迎接挑战。过好“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必须讲,但对于这些更加年轻的“90后”大学生而言,只讲“集体生活”的约束还不够,应该引导他们意识到,宿舍生活也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建设好自己的宿舍,将来才有可能更好地建设公共生活。融入大学宿舍生活,是公共生活的开始。

  留心观察那些已经走上社会的“90后”们,尽管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但他们对公共生活建设的热情却相当饱满。如今的大学宿舍里,来自不同地方、背景的学生们汇聚在一起,物质经济方面虽有差别,但从精神层面看,“90后”更具备开放性的思考心智,如果仅仅以“集体生活”中的“集体”理念来要求他们,会和这代人的精神气质难以契合。

  在“90后”们对公共生活建设保有热情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向大学里的他们讲述“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宿舍虽然是一方陋室,但小小宿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集合了公共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元素。好的公共生活必定有着良性的生活秩序,而良性生活秩序的维系又要靠个性不同气质的人相互妥协。公共生活中,妥协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建设。

  如今宿舍里的很多矛盾,某种程度上根源于“90后”崇尚自由、多元、个性化的气质,学校乃至社会必须尊重他们身上的这条“文化脐带”。但另一方面,“90后”们也必须懂得,现代公共生活中,宽容正在超越机会主义策略,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冲突解决模式,甚至成为一种价值原则,不许、不愿、不敢妥协的心态应该改变。小小陋室中多一些妥协和包容,将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

  (作者系资深媒体评论员)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