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观沧海:身在诗与远方 怎能甘心苟且

孙立极
2016年04月14日09: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留学圈”最近被刷屏的两条新闻,想必很多留学生看得很郁卒。一是美国政府为打击“黑中介”,不惜“钓鱼执法”,用3年时间成立一所假大学,最近一举端掉21名“黑中介”,包括几百名中国留学生在内的上千国际生连带“中招”,面临将被遣返的命运。二是“海归”女硕士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月薪3000元人民币也认了。

  这当然是两个颇为极端的案例,但多少说明了中国留学生目前面临的状态。一方面,毕业后留下来工作不易,美国政府如此处心积虑,看起来针对“黑中介”,效果则是杀鸡儆猴,展现对国际学生在美就业的态度;二是回国就业也不易,国内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在实习递简历了,留学生至少落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已成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海归”早就光环不再,套用流行说法:曾经是诗与远方,当下只有苟且。

  与此同时,教育部最近发布的数据也耐人寻味。统计显示,年度出国对回国人数比例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了2015年的1.28:1。是出国的人少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数据显示,2015年回国人员总数达40.91万人,较上年增长12.1%,而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留学与“海归”都如潮涌。

  坦白说,若用经济效益评估,留学海外实属高风险、低回报,不适合投资的项目。以留学美国为例,本科生留学4年花费150万至200万元。即使没有低至那位女硕士可接受的月薪3000元,工作十几年都挣不出留学费用也很常见。一往无前负笈海外,已经超越经济层面。

  早年中国留学生都是怀抱大梦想。上个世纪初的热血青年,是为了挽救积贫积弱的祖国、寻找救国良方而出国;三四十年前的年轻人,或是渴求知识、或是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出国。他们不见得拥有更好的天资,但头悬梁、锥刺股,奋发图强,才成就了中国留学生成绩优异的美名。今天的一些留学生,有的是青春叛逆,只想远离家乡;有的则是为圆父母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而出国。诗与远方是父母的,没有追求的孩子只有苟且,于是沉迷玩乐、无心学习。

  我们看到,每年都有数千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因为学业难以为继被退学,其中不乏名校生;前两年,代写作业丑闻导致一干学生被开除,包括担当“枪手”的优等生;考试作弊等等,就更屡见不鲜。舆论甚至认为,素以勤奋、优秀著称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悄悄被“有钱”“造假”的标签所替代。某种角度说,中国留学生求职不顺,不仅因为就业环境不佳,还由于这一群体平均水准在降低。

  当然,留学生中不乏优秀学子,也不能简单以就业成败论英雄。但是那些荒废学业的留学生们,也确实需要思考,数年的异国学习与生活,要给自己留下什么。是纸醉金迷的聚会、不分昼夜的游戏,还是一生中难忘的体验,学习新知外,看到另一片天地,甚至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自己?已经身在诗与远方的留学生们,怎能甘心苟且?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14日 20 版)

(责编:王倩、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