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习主席出席核安全峰会专家谈】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任重道远

张国斌
2016年04月02日21:1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自2010年至今六年的时间内,就同一议题相继召开四次有多国元首、政要和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核安全峰会,这是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来国际政治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事件。这表明此议题的重要性和受关注的普遍性。四次峰会的这一共同议题就是确保核材料、核设施、核运输活动的安全,确保放射源等其他放射性物质及相关设施和活动的安全,并就共同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开展国际合作。

核恐怖主义威胁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将是长期存在的并可能是逐步升级的 。通过四次峰会和与会各国的共同努力,凝聚了共识,与会各国表达了各自的政治承诺,接受并传布了中国元首提出的新的核安全观,并制订了计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峰会的政治影响力和普遍号召力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核安全峰会的结束标志着后峰会时代的开始,面对全球新的核安全形势和新的核安全挑战,国际社会怎么办?第四次核安全峰会的主题“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给出了对症的处方。这里所指的核安全体系,我的理解是,以核安保(nuclear security)为核心的包括核与辐射安全(nuclear safety)以及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核保障(nuclear safeguard)在内的广义的核安全概念。这样一个国际核安全体系包含那些要素呢?第一个要素就是国际核全法律框架。国际核安全法律框架由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和一系列支持国际法律文书执行的不具法律约束性的建议和导则等构成。具有约束性的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主要有:核安保方面的《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及其修订案,《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等;核与辐射安全方面的《核安全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和《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等;防止核扩散方面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和各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的《保障监督协定》《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号决议》《核供应国集团的核转让准则》等。核安全峰会特别强调,尚未批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的国家尽快批准(核准或接受),使其尽快生效(截至2015年底,再有14个国家批准,该公约修订案即可生效);呼吁更多的国家加入《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使其更具普遍性。在一系列不具法律约束性的核安全相关国际法律文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核材料与核设施实物保护建议》,该建议虽不具法律约束性,但它常被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国际核安全法律文书所引用,如《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核供应国集团核转让准则》等。有了核安全国际法律框架,就要求各国将应尽的国际义务,根据本国立法实践纳入其核安保法律法规中。第二个要素是在法律框架基础上,建立并持续维护国家核安保制度,明确国家核安保监管责任,明确核材料、其他放射性物质持有者、相关设施营运者的核安保责任,采取技术的和管理的安保措施确保本国核材料、其他物质及其相关设施的安全,落实纵深防御和均衡保护的原则,不断提升核安保能力,达到有效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目的。为使国家核安保制度更有效,还必须在监管者、营运者和全体员工中培育核安保文化,树立始终将核安保置于一切工作优先地位的核安保理念和意识。第三个要素是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平台开展核安保国际合作,包括与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协同配合等。这种国际合作包括核安保信息的通报、交流和共享,推荐核安保最佳国际实践,开展国际、地区核安保培训,充分发挥各核安保示范中心的作用,不断提升各国的核安保水平。

我国是建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也是核能和平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中国家。核恐怖主义不仅是核能持续发展的威胁,也是国家安全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保障核材料、其他放射性物质及其相关设施和活动的安全,预防和打击核恐怖主义,符合我国国家安全利益。我国从核工业初创开始就十分重视核安保问题,制订了核安保、核与辐射安全、防止核扩散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得到认真的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核安全记录。在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阐明了我国核安全的原则立场,重申了具有开创性的核安全观,提出了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的实质性建议,介绍了我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宣示了我国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将采取的5项新举措,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方面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一诺千金,全面落实5项新举措是我国核安全领域今后的重要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构建核安全能力建设,可谓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因为只有核安全能力强大了,我国的核材料、其他放射性物质及其相关设施的防卫才能固若金汤,不给核恐怖分子任何可乘之机,是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有效措施。在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中最首要的是尽早将已纳入国家立法计划的《原子能法》《核安全法》和《核安保条例》颁布实行,并编制系列核安保执行导则,使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规范核安全领域的工作;其次是充实力量,加大投入,使刚刚建成的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在我国、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核安保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主席关于铲除滋生核恐怖主义土壤的建议是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治本良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妥善处理地区冲突,就要摒弃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各国普遍发展繁荣,才能消除贫困,安居乐业;倡导不同文明、宗教和民族的平等对话,就要摒弃种族歧视,实现兼容并蓄的文化交流,唯有如此才能早日铲除滋生核恐怖主义的土壤,给世界以长久的和平与安宁。

奥巴马提倡的“无核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峰会期间,美国开始接收英国和日本的核材料实施集中贮存,降低了这些材料被盗的风险,这是值得称道的,但美国还要在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此外,还要按照本届峰会公报指出的,在核裁军方面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签署并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切实裁减其庞大的核武库,停止研发、部署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的战术核武器,以此取得国际信任,“无核世界”的美好愿景才能实现。

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但实现起来确实任重道远,这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且持续的艰巨任务。

(作者系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原秘书长张国斌)

(责编:刘军涛、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