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两会系列时评之七

人民网评:读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意分量

马天钦

2016年03月06日09:4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113分钟,44次高分贝掌声……5日上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人民大会里的掌声,生动地诠释了代表委员对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

两会年年开,每年大不同。就拿今年两会来说,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政府将拿出怎样的举措解决这些问题?又将为老百姓带来怎样的政策红利?不管是身处会场的代表委员,还是守在电视机旁的普通群众,都希望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答案。

民之所望,本就是施政所向。翻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要求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还是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无论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安排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还是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贯穿这份报告的,始终是沉甸甸的民心民意。

假如说,“念之再三、铭之肺腑”的民意温度,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地基”,那么,务实笃行的具体部署,无疑就是其“四梁八柱”。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到高铁里程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从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到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达到80%这两个数据存疑,一步一个脚印,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一份内容详细、“工期”具体的“施工图”。

重任千钧惟担当。2016年任务的完成、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各级政府把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府工作报告铿锵有力地提出,“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置不干事”。说到底,干部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绘就了未来一年的蓝图,也给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具体任务,是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指南”。上下同欲者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我们才能把政府工作报告的民意分量,刻写在时代的画布上。

(责编:王倩、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