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中青报:“盗号谣言”为何会引爆群体的不安

章正
2016年01月13日06:4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盗号谣言”为何会引爆群体的不安

  谣言多是以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者环境产生的,谣言在微信中被创造出来,反过来危害微信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谣言面前,没有谁是永远安全的。

  1月10日下午,“我和微信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用户在微信中打开这一链接,就能看到自己什么时候加入微信、一年收到和发出多少个微信红包……正当大家玩得非常欢快时,有一位叫“拉克”的用户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称,该链接“千万不要进,(黑客)马上把支付宝的钱转出去,已经有人被盗”。(澎湃新闻网1月11日)

  这条关乎每个人利益的谣言来袭,瞬间引爆了人们的集体不安全感。很多人把支付宝和银行卡解绑了,还把钱打回到了银行卡,甚至还有人诚惶诚恐地给亲友发道歉信息:“如果我这个号向你借钱,千万别理”。“微信盗号谣言”也让微信团队措手不及,“微信之父”张小龙称,百万级用户开始解绑银行卡了,结果服务器也快挂了,银行卡也解绑不了了。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从养生到时政,每天都会接受各类信息。遗憾的是,人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并不强。谣言一来,就会变得不堪一击,平时一副“谁也别骗老子”的架势也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随大溜”的狼狈模样,这一次“微信盗号谣言”便是一例。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的自信有些“虚弱”。面对谣言,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觉得跟着大家走才不至于吃亏。

  记得在小学上自习课时,只要老师一走,同学们就会“炸开锅”。可是,只要有同学一喊:“老师来了!”教室立马就会变得鸦雀无声。谣言多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者环境的,谣言在微信中被创造出来,反过来危害微信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谣言面前,没有谁是永远安全的。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谣言在人们感到不安时,能“提供一种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其实,谣言的产生与群体恐惧密不可分。年纪稍长的人,一下子从现钞时代进入了手机支付时代。即便他们觉得非常方便,但是对互联网的安全度却一直将信将疑。很多人觉得,手机中的数字变动,远不如拿着一沓沓现金有安全感,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解绑银行卡。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金融模式在不断更新。正如周围有同事抱怨:“好不容易弄清楚余额宝干什么的,又来了互联网P2P理财,实在弄不明白。”社会发展速度太快,导致大众对很多东西都无法理解和相信,一旦谣言来袭,原本大众的焦虑就会变成应激反应,进而成为谣言传播者。

  就本次“盗号谣言”来看,很多评论认为是“蝴蝶效应”“从众效应”,这样的解释当然没错。除了谣言本身,更应该关注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信任体系。比如人们更关心,手机钱包被人盗用了怎么办,有没有相应的赔付机制;移动终端时代,手机中的财产法律保护机制是否完善;当下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的级别,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要给大众普及。互联网企业有义务巩固“后方”。

  当然,社会信任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群体间的信任,而是要让社会多一些安全感,别让大众消耗在不必要的担忧之中,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侧改革。人们的信任可能滞后于新事物,但是千万别让信任迟到太多,如此,谣言来临时,社会应对起来才更加淡定。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