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政府网站新闻“早产”直戳作风之殇

王鸣镝

2015年08月07日14:2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8月5日下午,有网友发现,安源区人民政府网站上,一篇文章竟然“早产”26天,发布时间穿越到了“2015-8-31”。(8月6日《人民网》)

“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窗口”,干群互动的“平台”,因其绝对的权威性而备受公众关注。而今,宗源区政务信息上演的“穿越情景剧”,却再次将作风建设推动了风口浪尖。

面对新闻“早产”,安源区委信息中心及时说明事件的缘由,并在记者发稿时,将“早产新闻”删除,降低了 “早产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快速介入,高效履职,有错就改的态度与工作作风,值得肯定。

然而,面对类似新闻“早产”等负面报道屡见不鲜的异常现象,却让人深思,令人反省。不论是只换领导姓名、不换新闻内容的报道“双胞胎”,还是PS官员照片引发的“悬浮门”,都给政府网站的权威性蒙上了沉重的阴影,暴露了政府网站管理之弊,监管之殇,作风之痛。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问题新闻”的发现者往往源于网友的“火眼金睛”,究竟是网友太细心,还是公职人员太粗犷?就“早产新闻”而言,部门工作者可直接发布的“捷径”,自行更新时间的“随意”,审核、管理缺失的“纵容”,再加之责任心缺乏的“帮凶”,都让“早产新闻”成为意外中的必然。

究其新闻“早产”的病根,是发布者“太偷懒”,发布时不仔细,发布后不查核;是网站管理“太偷赖”,不审核、不管理、不查验,是信息监管“太偷懒”,放任自流任之放之。归根结底,是“不严不实”惹的祸,责任心“偷懒”埋下的根。

俗话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新闻“早产”看似“小事”背后直戳作风之殇。而要想根治作风病,尚需“对症下药”。首先,加强党员干部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是前提。其次,建立有效的干部激励体制,加大公务员的关爱培养力度,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是重点。最后,建立健全公务员管核、考核体制,探索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量化考核细则是关键。而身为人民公仆,唯有以高度的责任与使命感,脚踏实地,严谨认真、务实高效,才是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的“不二法宝”。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