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京华时报:青春的想象性表述

毛珺琳

2015年07月14日09:34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青春的想象性表述

  记得第一次看《小时代》时,我惊呆于竟然会有如此MV的电影,而讽刺的是我竟然也咂着嘴看完了,这种体验颇为有趣。于是在对其铺天盖地的讨伐声中,我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脑残粉”,而又是什么原因让青春片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种风潮方兴未艾。

  如今,电影的意义生产语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80后、90后,他们已经深谙如何从碎片化、奇观化、游戏化的电影片段中寻找着自我认同,满足着情感诉求以及衍生出生活想象。

  我们有多少人的青春敢不计后果恣意妄为?又有多少人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和撕心裂肺的分离?也许电影中的青春是残酷的,喜剧是荒诞的,但也是高度抽象的现实表达,是对现实生活的景观复现,而这种情感与经历往往是青年一代真实缺失的青春愿景。现实中的我们做不到,电影中的他们做到了,所以我们才会看他们表演的人生,对自身进行想象的情感填补。如此看来,电影不仅成为了被年轻人拥护的挑战主流话语的独立表述系统,也是青春表述匮乏的代偿性爆发。

  青春偶像和爱情本来就是商业类型和青春片的常规叙事,纵观好莱坞的青少年电影,种类繁多,有《朱诺》那样的少女怀孕,也有《橘子郡男孩》面对升学的压力,也有《饥饿游戏》对独裁的反抗,但大多不乏对正能量的表达。

  但中国的青春片中的青春时光不曾停留,它们都着急地让观众看到青春匆匆过去之后的成人社会。“校园与社会”“青春与成人”,这是青春电影中最突出的两个隐喻,简单明了地指向“梦境与现实”“理想与物质”,而分割线往往是血淋淋的感情伤。因为导演们都知道,观众们也都知道,无论你的青春是传奇还是平淡,一切终会归于平静。如此,便更加深了青春片的虚无感和无力感,这并不是我们经历过的那个青春,只是我们幻想中的那个青春。观众的唏嘘成为了观影的情感保证,但却让我反感。成年人缅怀缅怀青春就算了,但别去给孩子们展现这些——电影里洒狗血的青春他们过不了,而成人社会的所谓灰暗和规则他们却逃不过。       (毛珺琳)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