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张伯龙:局长的“打击报复”让谁“很受伤”?

2015年06月24日08:35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张伯龙:局长的“打击报复”让谁“很受伤”?

  记者近日从省委巡视办获悉,据统计,2014年全省共巡视4轮59个地区和单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已对262名领导干部进行立案调查,其中厅级干部34名,处级干部45人,组织处理干部69名。最为典型的是,省地质局原局长欧阳志鸿在知悉该局某处长向巡视组举报其问题后,一度召开党组会强行通过举报人的免职决定。(6月9日中新网)

  作为领导干部,本应当无条件接受同事和群众的正常监督,而对于别人举报的自身违纪行为更应该知错就改。然而,广东省地质局原局长欧阳志鸿在被下属举报后,不仅不知悔改,更是对举报者强行免职。这种打击报复的家丑行为不但有损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更让自己就此“丢掉管帽”,仕途戛然而止。但面对如此局长,笔者却想问,违纪不改、报复举报人的底气从何而来?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自然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及时解答群众的质疑。即使是出现了下属举报上级的现象,也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恰当的措施,依法依纪予以妥善解决。面对下数举报,该局长竟然“天真”地以召开党组会的形式强行将举报人免职,岂不知欧阳局长的过激态度、威胁手段、变相“停职”的报复方式,才是真正影响官员形象的罪魁祸首。

  然而,之所以会上演如此闹剧,归根结底,还是官僚主义思想在作祟。少数干部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洗去了先进本色,“封印”了宗旨意识,摆起了官老爷做派,闻不进逆耳言、怀不得拂心事、观不得“对台戏”,把“唱反调”的下属一律当成了“边缘人”予以打压。有道是“公生明,偏生暗”,如果下属都噤若寒蝉,个别领导的耳根是清净了许多,但眼睛还能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吗?对于这样的行为如果不给于严惩,类似的官员只能是更加“变本加厉”,而举报者则会更加“顾虑重重”。

  言及于此,笔者认为,面对正常的监督举报,政府部门和当事人不能掩盖,更不能打压,而要找准症结、勇于担责。在具体工作中,要部署严密,尽量防止因工作疏漏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在出现矛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化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打击报复行为不再发生,才能解决干部日常工作中的违纪违法问题,才能重塑清明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执政环境。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