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新京报:还乡村教师尊严,事关教育公平

熊丙奇

2015年06月09日08:38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补偿农村生的高考公平,不管怎样补偿,能进重点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整体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让所有农村生都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才是真正落实教育公平。

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昨天上午公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提出了8个方面举措。包括: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满足一定教龄的授予国家荣誉,等等。

中国教育存在两大难题需要攻克,一是扩大教育公平,一是提高教育质量。这其中,乡村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问题,尤为突出,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我国乡村地区的学生面临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全面不公平,学生只能进条件落后的乡村学校,接受教育质量比城市地区低的基础教育,在升学中,也和城市学生处于不平等地位——升入重点高校的农村生比例在本世纪最初十年持续走低。

国家近年来狠抓“结果公平”,推出了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和农村生专项计划,意图补偿农村生的高考公平,这有效提到了农村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但是,必须意识到,不管怎样补偿,能进重点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整体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让所有农村生都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才是真正落实教育公平。

发展乡村教育,补上这一中国教育的短板,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部门发展教育的基本职责所在——一国的教育水平不是由最高的那部分决定,而是由最低的那部分决定。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教育进行了投入倾斜,基本解决了乡村教育的校舍改建,消除了乡村学校的危房,但乡村教师问题,还是困扰乡村教育的最根本问题,可谓短板的短板。

这次国家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抓住了影响乡村教育的重点问题,也开出了药方,包括提高教师的待遇,以及改革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审等。对于计划,必须严格落实,不能就停在空中。而要落实计划,必须进一步改革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及改革教育管理、学校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费,主要还是靠县乡财政保障,这导致各乡村教育的保障力度,受当地财政实力的影响,这也是造成我国教育不均衡的根源所在。所以,落实扶持计划,应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笔者进一步建议,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可直接打入乡村教师的个人账号,而不是层层拨付,再由地方教育部门调配,结果并没有用到乡村教师身上。

而在乡村教师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审中,迫切需要引入同行评价机制。用僵化的行政指标评价教师,是目前教师管理、职称评审中的最大问题,影响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也影响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可以说,建立教师同行评价机制,和建立教师荣誉制度一样,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