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每日电讯:“书记雨中推车”为何难获点赞

毛建国

2015年05月22日09:4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书记雨中推车”为何难获点赞

  最近,一张摄于广东暴雨中的照片在网络走红:20日,广东河源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大一场暴雨,河源市委书记上街巡查内涝灾情时见一辆货车熄火,同工作人员帮货车司机将车推离危险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地方官员在大雨中走上街头关注民生,本是一件好事。不过,仔细倾听民声,“书记雨中推车”没有获得大家点赞,反而遭到了不少人吐槽。分析其中的原因,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舆论对“书记雨中推车”“不感冒”,一方面源于人们对“偶遇新闻”的认识更理性。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不断,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遇”成风的背后,是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沽名钓誉,与“三严三实”有着本质的冲突。正是出于这样的敏感性,人们担心这又是一起“偶遇新闻”。

  另一方面源于人们知道潜绩和显绩的轻与重。政绩有两种,一种是显绩——体现在面子上,一种是潜绩——更多体现在里子上,“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当前,洪涝灾害已经成为城市生活风险的重要因素和影响城市宜居的核心难题,人们怀疑有些官员的政绩观有问题,担心有些官员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只有救灾没有避灾。所以,哪怕在暴雨中,官员做得很动人,人们还是想问一句:平时做得怎么样?

  当然,怀疑很多时候出于一种直觉,未必是建立在掌握大量实情基础上的理性判断。换句话说,仅凭一张照片,很难说明“书记雨中推车”有什么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偶遇新闻”,也不能说城市不重视“里子”。

  但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舆情最好的态度就是在倾听基础上自证清白、积极改进。这也再一次提醒各级官员,一方面要修身养性,解决好做人问题,避免“偶遇新闻”的嫌疑;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解决好做官问题,多做一些抓基层打基础的事,多做一些体现城市良心的事。

  虽然仅凭一张照,并不知道“书记雨中推车”背后的真实故事,但是,其中的舆情倾向是值得重视的,并不影响从中得到启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