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专栏】被“仁波切”填充的心灵诉求

舒天烈

2015年05月21日14:3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可能是无从下笔,也可能是心存忌惮,近日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却少见媒体跟进评论,即便是转发者也往往省略了感想,只是留下类似“你懂的”的表情符。——没错,说的就是那一篇《为什么朝阳区盛产仁波切》。

这样一篇文章,肯定有很多人看了不高兴。那些拜了上师、入了教门的朋友,那些“被散养”“被需要”的“仁波切”们,可能都会遭遇强烈的“解构感”。说起来,信什么、不信什么,只要不打扰到别人,都是个人的事儿,无端被人语带嘲讽来了一刀,有点躺枪的感觉。当然,对于坚信者与笃行者,是不会管这些凡尘纷扰的。

崇拜“仁波切”,或许是“富人的安全需求”,是“中产阶级的自我标榜”,但每年春节全国上下“抢头香”的烟雾缭绕,也折射坚硬的事实:更多人不是不找“仁波切”,而是找不到“仁波切”。“微信朋友圈”早已跟各大菩萨的道场并列,成为了“第五大佛教圣地”,每逢佛祖观音圣诞,总是不小心刷出金光闪闪的佛像,甚至还配上了基于情感和道德的“转发胁迫”。一些简单的生活哲学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也成了心灵鸡汤的主料。

细细想来,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个“仁波切”。“新四大俗”毁了很多文艺青年的远方:开个咖啡馆、辞职去西藏、丽江开客栈、骑行318。还有打击面更广的“京城新四俗”:学琴学古琴,玩串玩紫檀,修佛修密宗,喝茶喝普洱。有人信星座,觉得水逆的时候简直鸡蛋里都能吃出骨头来;有人加入“跑步教”,坚信“跑10年就能活出另一种人生”……不是为了工作赚钱养房养车养孩子,也不是为了成功有权有钱有事业,只是为了过得更踏实、更有目标、更加自由一点。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这和在“仁波切”上寄托的念想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生活闲适了,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去寻找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其实很正常。“卢瑟”们去网吧刷夜打游戏,明星们拜倒在“仁波切”的脚边,高士们征服一座又一座雪山,没有什么高低好坏之分,更不该形成“鄙视链”。这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所说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满足了,就需要去寻找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说到底,从凤姐到“冰予”,从你我到王思聪,大部分人都还只是在最初的层面上挣扎而已。

“仁波切”蓬勃生长的土壤,正是这样的需求转型。在经济学看来,大部分关系都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果把“仁波切”看成精神产品,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朝阳区有“30万散养仁波切”了。疾病的治疗、生命的养护、心灵的慰藉、精神的救赎,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给却往往不足,难怪会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不过,如果超越了法律的界限,甚至胆敢利用这样的方式去诈骗,那可能需要拯救的就不是信徒而是所谓“导师”了。

当前,中国核心价值重整迎来关键性拐点。从发展阶段、需求转型的角度看,也确实如此。当更多人一边收看却又一边嘲笑综艺节目,当更多人把所有文学作品都当做人生指南,当诗和远方激荡起很多人去看世界的向往,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多可供开掘的心灵空间。如何直面内心的渴望,如何正视生命的命题,每个时代每段生命可能都会涉及。多年来,我们过分看重物质的追求,反而遗失了心灵的维度。不管是回归文化传统还是强化核心价值观,与每个人开诚布公、深入恳切地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现在正是时候。

【编者注: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是藏族信教群众对“转世尊者”(汉族人习称“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尊称。在网上火热的《为什么朝阳区盛产仁波切》一文中,“仁波切”泛指那些被明星、名人崇拜的“心灵导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