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细语与呼喊

2015年05月02日15:23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细语与呼喊

  姜泓冰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偶尔会怀旧到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那时南京路上闻名全国的市百一店还是外地人到上海时乌泱乌泱的聚集地,抬头看看国际饭店还有帽子掉了的惊喜和担忧;淮海路上还有浓荫蔽路的法国梧桐树,自夏徂秋,最好的逛街季,在你的眼睛忙着贪馋地浏览一间间店铺橱窗和一个个擦肩而过男女身上的时髦与美丽细节时,梧桐间兴奋的蝉噪合鸣就像背景音乐,一路伴你从头走到尾。

  而我真正怀念的,是那时走进上海商铺后的一个声音与场景:那时的商店,也许并没有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却必有一个坐在高凳上、戴着红袖标、摇着小旗子的阿姨或是老伯伯,每隔几分钟,就要高声念上一句:“包放在前面噢”“东西看看牢”“钱包要当心”“当心贼骨头”……如果不是见到熟悉的贼骨头在场或是亲见了盗窃发生,他们多半不会说普通话,全是沪语,即使用着扬声器,倒也很少有吵嚷的感觉,反而有种商家尽心替流水般经过的顾客设想、千方百计保全他们财产安全的贴心和亲切感。这个设置,以前在其他大城市都没见过。听到的人,即使并不抬头循声而望,也都会不自觉地夹紧背包,想想皮夹子有没有收好。这声音,与弄堂或新村里每天晚上必定响起的“居民们,门窗关关牢,火烛要当心”一样,不声嘶力竭,不冠冕堂皇,不说大话,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让你感受到自家人似的温暖关切,一天天习惯和依赖于它,有了才能心思安定,少了就仿佛缺少和失落了一点什么。

  前阵子出差,在原本该是天高地阔的西部,进几座三线城市时往往却有种视觉拥堵乃至窝心的感受:街中路侧,门里门外,红彤彤尽是各种标语口号。其中很多,分明是原封不动的文件用语,严肃呆板又大而无当,比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科学发展”,“开创某某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本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好,放大字号张扬在路上,除了向上级组织表明立场姿态外,实在不知是要摆给谁看;那样硬梆梆的工作腔和教训意味,又能有谁看得下去。

  没有对比,很容易熟视无睹。出差后回到上海的第二天,路经人民广场,竟看出了空旷——环顾四周,除了建筑、绿化,这一块上海城市的零公里、政治文化核心地带内,竟然没有一条大红大白的条幅标语;只是在某一处路口转角栏杆上,与人视线相平甚至稍低的地方,有一小幅以线描老式石库门建筑打底的不扎眼的宣传画,印着一句小小的提醒:“多回家陪陪父母”。

  口号标语原本该是特定时候采用的激励人心手段。但在不知不觉中,它似乎已演化为我们这个国家与社会的习以为常,失了它的本意。回想起来,上海也曾有过慷慨激昂的标语口号满城是的阶段。究竟从何时起,回归了亲切闲淡路线,不再说那样字正腔圆却空洞流俗的官样文章,不再制造无法打动人心又浪费公共资源的语言垃圾,而宁愿花些功夫,转化成更具体细致的“闲话”,身在其中,并没注意到。但一座城市的领先蜕变,却已实实在在发生。

  上海话原是一种适合喁喁细语而不是嘶声厉呼的方言。但真做一个说少做多、懂得温声细语、处处体贴尊重的人,和一座用心追求细节完善、善以春风化雨、时时走心而不是满街挂满不动脑筋的招牌标语、镇日高调呼喊口号的城市,说来容易,实则更是一种存在方式和气质、文化的选择或改造,很难。

  也许未来,我也会怀念今天这个绿意盎然、喧闹而又懂得走心的上海,就像怀念多年前那句“钱包看看牢”的温柔提醒。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