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樊树林:生命伦理教育不能“缺席”

2015年04月17日08:28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樊树林:生命伦理教育不能“缺席”

  4月9日,浙江舟山一所小学,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突然从4楼飞跃而下,摔成重伤,直到现在还在医院进行抢救!而这个孩子之所以跳楼,是因为这所小学组织学生出去春游,老师对学生们进行了分组,他是班里的班长,老师把他跟学习较差的几个学生分在了一起,其中有一个同学他很不喜欢,于是与老师发生了争执后爬上了走廊的栏墙,翻身跳下了4楼。(4月16日浙江在线)

  “生命诚可贵”。然而这个孩子仅仅是因为学校组织春游,老师分组自己感到不满意就爬上走廊栏墙,奋勇“一跳”。目前孩子的大脑已经出现了四分之一的脑梗,还在抢救当中,只能期待奇迹的降临。这“一跳”,除了留给父母足够多的残忍外,还带给社会工作者、广大家长和教育部门无尽的反思。舟山的这个孩子跳楼不是孤例,新闻中列举到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杭州就有4名孩子跳楼,如果推及全国,又该是一个多么“骇人”的数字。呜呼!据报道,中国每年自杀身亡人数为28.7万,按儿童占0.9%计算,每年自杀身亡的儿童人数大约为2583人;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0~14岁少年儿童自杀率为2.41/10万,自杀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类似的悲剧接二连三上演,折射了我们对孩子们生命伦理教育的“缺席”和挫折教育的“失位”。

  人的生命至高无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并维系着其他人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对生命与爱的认知比寻常的成功和成才更为重要。不可避讳的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背景下,很多学校往往把升序率摆在了首要位置,家长们也是眼睛仅仅盯在了“分数”上,而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生命伦理和情感教育,长此以往,导致很多未成年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在此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向国外“取取经”。比如在美国,孩子们会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患者告别人世;英国的教育机构会开发出很多关于尊重生命的故事和教案供教育者选择,教育者会教导孩子尊重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家人和朋友,还应该对所有生命都有爱心和责任感。在幼儿园里,你就会听见孩子们煞有介事地讨论“尊重和敬畏生命”这样的大课题;在韩国,各个城市会定期举办“模拟葬礼”,主要环节有专家讲座、书写遗书、进入棺材模拟死亡等,让参加者通过体验更加珍爱生命,并以更积极健康的姿态面对生活,进而降低韩国的自杀率等。只要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教育,自然能唤醒未成年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无挫折就无教育”,可见要磨砺学生的耐挫力,使他们能拥有健康心态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但是在很多学校和家庭赏识教育大行其道,而挫折教育弃之如履。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孩子无论做得好与坏、对与错,都要给予一定的赞扬,而忘记了给予适当的训诫。长久的教育场景,容易让孩子自以为是,稍有不顺,则自暴自弃或者做出过激行为。

  笔者曾做过10多年的中学班主任,对此深有体会。因此,希望各级各类学校和家长在教育行为的实施中,要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做到既要适度鼓励,也要恰当批评,不能偏颇。同时,学校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危机意识,通过每一个细节,正确引导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去接受生活的锻炼和考验,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己的行为,以较强的承受力去应对突如其来或不易战胜的挫折。

  生命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只有真正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生命伦理教育和挫折教育,未成年人自杀事件就会大大减少。切盼!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