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安子州:从贪官变了味的“悔过书”中读出啥?

2015年03月31日10:55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安子州:从贪官变了味的“悔过书”中读出啥?

  在一些落马官员眼中,悔过书仅仅是争取宽大处理而必须抓紧的救命稻草,是出于对眼下现实利益的考量而作出的逐利之举,与对法律和党性的敬畏无关。若真如此,忏悔就彻底背离了其“苦口良药”的本意和初衷,沦为一种投机。(3月30日光明网)

  今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列出了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清单”,其中包括:对被立案审查的党员干部,对照自己理想信念的动摇和违纪违法的事实,写出忏悔录,自悔自新,警示他人。

  由此可见,中纪委官方网站推出全新栏目“忏悔录”,其初衷就是对官员权力的行使有警示作用,能够唤起官员对权力的敬畏感,让官员们明白,权力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不要利用权力做恶事、谋私利,要意识到权力的公共性。

  其实,贪腐官员在接受调查或者入狱改造期间,纷纷选择写“悔过书”的重要动因,是由于在司法实践中,“悔罪”可作为判决时从轻量刑和减刑表扬加分的考虑情节。然而,在减刑预期的驱使下,一些落马官员将“悔过书”当作逐利工具和自我表演道具,有的八股化、空洞化,有的甚至公然抄袭。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在忏悔时称,“愧对了党和人民的培养,一切都源于放松了世界观的培养”;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在庭审时表示,“自己犯了这样的错,确实是因为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和思想警惕”;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勇忏悔称,“我放弃了政治坚守,陷入了精神迷境”。

  面对相似的忏悔内容,不少网民认为,这些官员“忏悔”是假,开脱罪责是真;“痛心疾首”是虚,求得宽大处理才是实。由此可见,我们不要把“忏悔录”的作用评估得太高,觉得设这么一个警示台,腐败就从此消失了?这是绝不可能的。正如有的专家指出,这类“投机性悔过”,需要甄别和警惕。

  廉政教育要防止单纯说教,应充分利用反面教材作用,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使干部懂得,廉政要求是高压线,廉政意识不强,就是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可见,我们要继续用好忏悔录这个反面教材,通过被立案审查的党员干部自悔自新,现身说法,警示他人。

  但另一方面,人们更关心的是,面对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如果对腐败分子不进行严厉的查处,就难以形成反腐败的威慑力,再多的廉政说教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惩处有力,对腐败案件查深、查细,让腐败者“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才能震撼干部的心灵,收到预防腐败的良好效果。同时,解决腐败的问题,还要从制度上着手,还要在监督上下功夫,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制度的笼子还要编得严、编得密,这才能真正关得住。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