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北京晚报:争湿地 鸟悲戚

苏文洋

2015年03月20日13:59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先请看两则新闻——

其一:《合肥晚报》3月9日报道:记者从3月6日召开的2015年合肥园林绿化专题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森林增长工程14万亩、城镇园林绿化提升1000万平方米。合肥新桥机场门户花园工程计划于今年5月建成。合肥市南艳湖公园于本月开工,并计划在2016年6月前开园。

其二:安徽网1月17日报道:备受瞩目的合肥经开区南艳湖公园建设近期有了新进展,“南艳湖公园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投标报名已于日前截止。南艳湖公园位于习友路与锦绣大道交口西北角,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设计面积约172.4公顷用地(含水面),不包括南部用地。本次实施范围共分6个景观区,项目概算25410万元,计划工期为390天。实施内容包括项目范围内:栽、移植上层苗木约4.2万株;下层苗木约23.1万m2;;水生植物6.2万m2;原有环湖道路约2.5公里整个沥青层面铣刨后重新摊铺、新建沥青道路约800米、建筑单体14幢约3000平方米、景观桥3座、广场铺装石材、硬塑木铺装、透水砖、砂石路、体育用场的彩色塑胶、停车位植草砖、游园小径汀步、人工草坪、彩色透水沥青、水处理设备以及一些照明设施、景观园林、构筑物、水景喷泉、标识设施、家具小品、围墙、综合管网相关附属工程。

这两条新闻,在我这个老记者眼中,就是一般极为普通的市政园林消息,也可谓“例行公事”。花了纳税人2.5亿之多,总得报个账,有个说法。3月17日上午,我同“跟着大雁去迁徙”东线考察队来到这里实地观察,听了安徽观鸟会的两位鸟友介绍和中科院动物所解焱博士点评,才发现两条新闻里没有涉及湿地和候鸟保护的问题。

南艳湖是合肥市区内最后一片未被人为开发利用的湿地。这种原生态湿地在全国城市市区内几乎没有了。当天,我们一行看到了16种鸟,有棕背伯劳(屠夫鸟、鹰不落)、小白鹭、红嘴鸥、鹬类水鸟和黑水鸡等。当地鸟友介绍,今年比以往的鸟情差了很多。因为要建公园,湿地已被放水。不远处,两台挖掘机正在轰鸣工作,测绘人员也在奔忙。据安徽观鸟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8年至今,南艳湖已有记录的鸟种达13目37科108种,占到了合肥市鸟种数量的一半。这里是候鸟路过合肥市区时可以选择停歇的惟一天堂,鸟多的时候达到数千只。南艳湖大面积的浅滩和水生植物,周边的草地和林木,为候鸟和昆虫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繁殖和觅食条件,其中有一种在国内罕见的蜻蜓:低斑蜻。低斑蜻有昆虫界“大熊猫”之称,对栖息地的要求极高,分布地狭窄,是中国蜻蜓目中惟一编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物种名录CR(极危)级别的物种。安徽省目前仅在此地发现,国内也仅在北京和江苏曾经记录到。

好端端的最适合鸟类栖息的湿地滩涂,改造成人工水塘,配上观赏植物,变成一个人工的城市公园,南艳湖只不过是一个最新的案例而已。中国有一大批城市公园都是这么改造过来的。忽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效益是绝大部分城市公园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的城市公园看不到什么野生动物,因为缺乏生物多样性,我国城市植被已经丧失了许多生态功能,例如城市植被需要大量浇灌,不仅不能增加地下水,反而消耗水;不能吸引多种动物,只招惹严重虫害;城市河道如果不经常清理,必定臭气熏天。有一件事情特别值得记住:人们什么都可以造假,惟独野生动物难以造假。没有自然生态环境,就没有野生动物,包括候鸟和昆虫。

解焱博士说:“我们城市中植被覆盖率越来越高,很多达到30%、40%,甚至更高的植被覆盖率,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美丽的鸟儿、松鼠和青蛙?因为生物的生存是需要必要的条件的,这就是:1.足够的食物。对小型鸟类来说是果实和昆虫;对于蝴蝶是蜜源植物。2.栖息环境。对两栖类是长水草的水塘或小河边;对鸟类则是无人打扰的筑巢地;水禽需要富有水生动植物的水塘和水塘中可以栖息的茂密水草或安全小岛。3.水源。我们的城市和园林绿化往往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入选绿化的植物选择的条件通常是‘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长快、观赏价值高’,但是这些条件却与当地野生动物的需要相去甚远。植物种类单一,甚至是外来物种,根本不适宜当地动物栖居。城市的河道和公园中的人工池塘常常被混凝土和石头环绕,即使在公园里也很少有地方不被频繁地人为干扰……”

湿地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很多东西一旦毁掉,也就永远失去了。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太多了。一味追新求变,一味大干快上,未必都是好事。有时候慢一点,多听一些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对我们共有的生态环境和共同的家园应当是有益的。解焱博士曾经就关于城市规划和绿化要考虑一下各种生物的需要问题,当面向一位大城市的园林局长提出来,这位局长不以为然。园林局长还不懂得,考虑野生动物的需要,是与自然友好,这样的城市公园既能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又能为人类提供最大的生态效益。满足人类需要的前提,是需要满足自然生态规律,只有野生动物健康存在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最需要的健康环境。今后选园林局长,仅仅懂得园林绿化知识还是不行的。合肥南艳湖其实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市区湿地公园,少花2个多亿,少了一座人工园林,并不影响当地公众的幸福生活,反而多了一处候鸟栖息地,多了一处观鸟爱鸟的胜地,多了一张城市生态环保的名片。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