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领导干部“家随岗走”可治“走读”顽症

闲看云起

2015年03月17日12:4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4年,陕西省委办公厅出台《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试水领导干部“家随岗走”,提拔任用干部,要求先得同意在工作地安家。新政实施以来,已有近百名市县党政干部正职携家带口,奔赴新地,开启新生活。(3月17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

近段时间,媒体报道让人们对“走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攀枝花太平乡群众乡想见领导却吃了20多次“闭门羹”;江西分宜县湖泽镇“走读干部”比例高达25%。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全国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意味着,干部不能再当“走读生”了。

“走读”干部是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化的结果。“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其中蕴含着的淡淡嘲讽,就可见群众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反感。任由此风蔓延,必会造成干部心不在岗,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对工作敷衍了事、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等问题,甚至还可能滋生出新的腐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连与群众打交道的时间都不能得到最起码的保证,还怎么为一方百姓谋利,怎么带领一方百姓致富?对此,群众有怨气、有牢骚,但有的干部也感到“有苦难言”:工作是要好好搞,家庭总不能不要吧?如何让干部家庭事业两不误,陕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家随岗走”,对遏制“走读”之风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其理由主要有二:一是示范效应。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市县主要领导不能以身作则,又该如何去禁止下级干部“走读”?懒抓、怕抓这股不正之风,必然会形成一团乱象;二是震慑作用。党政主要领导坚守岗位、拒绝“走读”,很多的下级干部就会“不敢走读”,“令行禁不止”的现象就可能消失。

从严治吏的关键在约束“一把手”。陕西试水“家随岗走”、变“走读”为“住读”,找准了突破口、抓住了“牛鼻子”。陕西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凡是有主要领导安家的市县,干部的作风普遍好转。”“在麟游,因为县长的带头,老百姓曾经反映‘干部走读’现象,已基本看不到了”,正彰显出“家随岗走”的成效。

邓小平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任何制度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家随岗走”也不可能完美无瑕。但从陕西省委的探索和尝试中,我们至少看到了根治“走读”之风的决心和行动。不管怎么说,办法总是“试”出来的,真抓实干总远胜过坐而论道。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