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北青报:重建“环保公信”时不我待

石彬彬

2015年03月03日09: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重建“环保公信”时不我待

  3月1日,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召开媒体座谈会,这是他第一次以环保部部长的身份在公众面前亮相。会议由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主持,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青年报等20多家媒体派记者参加。本次座谈会之前,就有“陈吉宁建议建设微信举报平台”的新闻见诸媒体。这是环保部近些年首次举办专题性质的媒体深度恳谈会,会议透露出未来环境治理的新思路与新动向。

  首先,环保部门正在重建与公众的互动与信任。近些年来,中国环境质量总体上不断恶化,水、土、气污染等大面积暴发,PM2.5更是成为网络热词。环保部门对雾霾应对不力,受到了公众的质疑和诟病。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给前任环保部负责人投了“最少赞成票”,凸显了公众对环保部门工作的不满情绪。

  前不久中央巡视组反馈环保部问题时,指出该部存在环评把关不严、红顶中介、领导亲属插手环评等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正是在环保公信力降到低点的时候,陈吉宁就任环保部长,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首次公开亮相,无异于向公众表明,他将把环保部置于一个阳光行政、透明运作、严格执法、公众参与的全新环境。

  陈吉宁在提到环保“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时透露,将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实施质量和总量双管控,科学决策、系统治污,分区分类、分级分项,精细管理,精准发力。重点要攻克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难关,着力健全立法执法、政府履职尽责、改革环境治理、完善社会共治和强化市场机制五大制度。看得出,环保部要从解决“质量”入手,重新平衡总量与质量的关系,使得环境治理成果与公众感受相匹配,进而扭转中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

  新环保法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努力重建“环保公信”、全面推进“环保法治”的有利契机。近年来,社会公众批评质疑环保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陈吉宁此番从“环保法治”的角度切入,要求铁腕执法,铁腕治污,一方面符合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现实,另一方面也是环保走出困局的必然选择。

  在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后,环保部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整改小组,拿出了严肃、严厉、严谨的整改方案。陈吉宁刚接任环保部长,就召开座谈会向媒体问计环保,即体现出环保新班子的务实与默契。此次座谈会的第二天,潘岳就对环保法实施两个月以来的情况向新闻界进行通报。这些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环保新政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踏实留印、抓铁有痕。这一系列快速动作,让公众更加坚定了向污染宣战、再现蓝天净水的信心与期望。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