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存款利率不降反升需改革发力

堂吉伟德

2015年03月02日16:2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央行降息施行后,而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由原来的1.2倍扩大至1.3倍也于同日施行。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在用足政策后,1年期存款利率相较降息前仅下降0.05个百分点,活期利率、2年期、3年期定存利率甚至不降反升。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3月2日《新闻晨报》)

央行降息的目的,在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一方面通过存款利息的降低,减少存款的利息收入,存款作为理财的选择面变窄,让更多的人将钱用于消费或者投入其他渠道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通过贷款利率的降低,减少融资的成本,为实体经济减负松绑,并有效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然而在存款利润浮动的政策下,降息新政随着各银行的利率浮动上调,功能和作用被大大削弱。跟第一轮降息一样,各银行采取的是依然是上调浮动而以吸纳存款。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整个行业采取同一步调,一方面足以说明市场竞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足以说明,在以吃利息差为主要手段的赢利模式下,银行陷入了欲罢不能的路径依赖中。

2014年相关行业年报显示,中国的银行共有107万亿存款,贷款和存款利息的“息差”在2.5%到3%之间,利润额大概是2.5万亿到3万亿,占银行总利润的80%以上,中间业务仅占20%,与国外的银行业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欧美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银行总收入的25%以上,部分大银行甚至超过了50%。如果将存款利率的升降作为一个风向标的话,那么各银行的不约而同的做法说明,银行业的整体赢利模式还十分单一,在吃利息差的整体结构下,“拼存款”依然成了银行不遗余力的首选。

10年前,国有大行总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在54.9%左右,到2013年11月底,国有大行总资产占比仅为42.3%;总负债占比10年间从54.8%下降到42.1%。其间原因,在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异军突起。但这些民间银行能否发挥鲶鱼作用,还需要运营策略的转移为前提。在单一而整体的模式中,开创一条新路才会起到破题的作用。目前银行业的自我改革动力不足,一方面需要放活,用竞争提升行业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政策性的导向和改革,让银行处于不得不改的境地。当然,稳定健康的股市、楼市等其他投资渠道,也可以起到分流和促进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讲,银行告别“吃利差”的时代已悄然来临。

银行的最终出路,还得在拓展中间业务上下功夫,比如提供理财产品,或者开展保险代理、委托贷款、咨询服务等业务。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个性化服务,都将使得银行业必须从同质化模式,向多元化和差异化模式转变。银行要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为此,光大银行的做法值得学习——就在绝大多数银行采取“一浮到底”的存款利率时,光大银行却突然宣布,下调多个期限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其中两年期存款利率变回基准。这种尝试走差异化发展这路的做法,值得其他银行的学习,并给市场释放出“创新求变”的积极信号。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