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群众的环保诉求很具体(生态论苑)

武卫政
2015年02月07日02: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群众的环保诉求是具体的、多样的。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不仅得对面上的环境质量负责,而且得切实解决点上的污染问题

 

  前不久,在武汉市电视问政的现场,蔡甸区区长吃了一个“水泥橘”。“水泥橘”是从被水泥污染的橘树上摘下来的,区长吃了“水泥橘”,身体没有不适。当地也有人称,“水泥橘”只是外观不好而已,是可以吃的。

  “水泥橘”的问题,不在于人吃了它会上吐下泻,而在于它影响了橘农的生产。蔡甸区宋湾村一组的村民都以种橘子为生,自从村口搬来一家水泥搅拌站,橘子的收成就越来越差,不少橘园出现了成片的“水泥橘”,靠近搅拌站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媒体把问题反映给区长,就是希望政府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群众的环保诉求,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污染直接损害身体健康,比如血铅超标,空气呛眼睛呛鼻子,井水或河水不能喝了。另一方面是污染影响生产,比如粉尘大的地方农作物歉收、树苗死亡,污水灌溉导致减产,塘里的鱼大批死去,这些问题不会马上让人得病,但它毁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农民辛苦一年挣不了钱。

  污染影响群众健康和生产的事件,各级党政领导不一定都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都能马上解决,解决了也不一定都让群众满意。但是,群众明白得很,如果事情发生后,领导一点儿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可能连门儿都没有。于是,这几年群众经常喊出“让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经常在政府或媒体组织的官民对话中反映问题,让区长吃“水泥橘”只是一个新例子。

  群众这样做,无非是希望相关领导多接地气,体察民情,直面污染问题。这种方式经过媒体报道,容易形成舆论压力,引起主管领导重视,促进个案问题的解决。群众向领导反映问题,说明他们还相信政府、相信领导。各级领导应该珍惜这份信任,并且鼓励群众大胆表达诉求。

  群众的环保诉求是具体的、多样的,群众评价环境管得好不好,就是看身边的污染问题解决得怎样。广场建得很气派,马路都有绿化带,市场繁荣人气足,充分就业有钱赚,当然说明这个地方整体环境好。但是,如果大街上挺干净,犄角旮旯脏乱差;主城区挺漂亮,城外头尘土飞扬;城里垃圾有人收,农村垃圾没人管;城里企业没污染,污染企业紧挨村,享受不到好环境的群众能没有怨言吗?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不仅得对面上的环境质量负责,而且得切实解决点上的污染问题。现在许多地方要求环境质量“党政同责”,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负好这个责,不仅要看环境质量的总体数据,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接地气,重视解决具体问题。

  重视群众的环保诉求,不等于书记、区县长、局长们凡事都得亲力亲为,事实上也做不到,这就需要建立制度。群众反映问题有没有渠道,渠道是否畅通,反映的问题是否有人管、有人查、有人答复,问题没解决怎么办——领导顾不上过问具体污染问题,但得时不时过问这些事。依靠制度,磨不推自转,把这些事做好了,依法行政、正风肃纪、提高效能才能落到实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07日 10 版)
(责编:耿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