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刘君:让座本是“美德”,如何演化成“失德”?

2015年01月30日11:19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刘君:让座本是“美德”,如何演化成“失德”?

  1月30日据黑龙江电视台报道,1月24日早上,长春市民杨女士乘坐154路公交车去中东大市场,在公交车上因为没有给一位老人让座,被这位老人一顿暴打。(1月30日 光明网)

  在公交车上让座,是一种现代文明风范,是年轻人道德意识的一种共识。曾近有一位老人,在经过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拍下了所有给她让座的年轻人的笑脸,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和赞扬。而近日新闻中这位长春市民杨女士却遇到了截然相反的境地,她因乘公交车睡着未让座而遭八旬老人辱骂暴打。这样的遭遇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因为让座问题而引起的冲突并非个案,之前曾有一位女士因为未让座而遭老人全家暴打。诚然,有一些人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躲避让座,可是在笔者的观察中大部分的乘客面对高龄的老人时会主动让出座位,而老人也会真心表达感谢。这样的场景昭示的是社会的美德,却总有上述新闻中这样使美德走向失德的案例。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统与风范的大国,尊老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引导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老人以格外的关心和照顾。但是这种关心和照顾也只是停留在道德层面,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没有硬性的规定说让座是年轻人必须的义务,而被让座是老年人理所应当享受的权利。因此老人的做法既没有法律的依据也显得有失长者风范。

  当然,笔者的本意并不是批判这位老人,而是呼吁老人们也对年轻人多一些关怀和理解,这些没有主动为您让出座位的人虽然并不能排除故意躲避让座之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真的可能在承受身体上的疲累与病痛,因此别在自己有了座位后还对别人不依不饶。

  老年人是年轻人行为的榜样和标杆,而年轻人是对老年人行为的继承和发扬,他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文明的创建,社会和谐的构建,需要的不仅是哪一方面的力量,而是众人的“共同拾柴”。彼此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多一些关怀和关爱,才能延续更多的和谐和美德。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