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郭喜林:究竟是哪所大学因“三公”去告学生状?

2015年01月30日08:55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郭喜林:究竟是哪所大学因“三公”去告学生状?

  大学的“三公”经费支出有多少,能不能晒一晒?这几天,郑州大学的大三学生赵瑞颀,成了学校的话题人物,这缘于他两个月前的一个举动:向全国113所高校寄送挂号信,申请公开这些学校的“三公”经费支出金额。截至昨天,赵瑞颀共接到了44所高校的回复,其中,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的高校有30所,此数量只占他申请的高校总数的26%。不过,这一数据已让赵瑞颀感到很欣慰,“2年前,也曾有人向这113所高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但当时只有1所高校公开了。”为了申请“三公”,该大学生花500多元寄了113封挂号信。可能是小赵的行为让有些高校“难堪”了,小赵说,寄出申请信后,曾有高校给他所在的学校打来电话“告状”。(1月30日《大河报》)

  大学生申请113所高校公开“三公”是具有责任担当的行为,不但不能给大学生“穿小鞋”,而且教育部等权力部门应当给这个大学生颁奖。然而,在人类灵魂工程师这面镜子面前,有的大学领导实在是属于卑鄙龌龊的小人。他们不但没有公开自己的“三公”花费情况,而且还试图通过那些大学生的母校去告学生的状。如此小肚鸡肠和井底之蛙,又怎能担当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

  其实,让所有高校公开“三公”经费开支的责任不应该由一个大学生进行申请,而应该由国家教育部和审计署发出一道公开“三公”的指令。然而,该有所作为的却在装聋作哑。这不能不说是监管失职和渎职。所以,当一个大学生向113所高校申请“三公”经费公开的时候,遇到种种阻力就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说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都不懂得怎样遵纪守法的话,它们又怎能担当得起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民族责任与义务?

  作为高等院校的领导,应当首先是用一把公认的标准尺子不断地衡量自己为人师表的言行,然后让学生效仿自己遵纪守法和道德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人,必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和党纪国法的要求,不能口是心非。然而,在郑州大学的大三学生赵瑞颀申请公开的113所高校中,仅得到了44所高校的回复。但是,在这44所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样的知名品牌学校都没有高傲,而是尊重了大学生的请求。然而,其余的69所院校却依然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许,这些高校认为这个大三学生没有权利让它们公开“三公”经费,所以不予理睬;或许,它们认为这个大学生是在刁难它们。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把三公经费的开支当作应该接受监督的开支项目。所以,赵瑞颀申请公开,着实让它们感到措手不及。因为财务账目已经既成事实,现在让他们公开“三公”经费,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让它们十分尴尬。所以,才会有不要脸的大学领导向郑州大学去告赵瑞颀的状。

  然而,通过大学生申请113所高校公开“三公”经费这件事,我们公众完全从另一个侧面发现了众多大学在“三公”经费开支方面的软肋。如果中纪委和国家审计署能够借此机会责令所有高校必须公开“三公”经费,必定会从中发现不少大学在管理方面的巨大漏洞。而且,说不定还能在反腐倡廉中揪出几只“大老虎”和拍死不少的“苍蝇”。然而,我们公众也更希望郑州大学不护短,坦然地公开究竟是哪些高校领导向郑州大学告赵瑞颀的状?好让那些厚脸皮的学校领导经受一次阳光的暴晒,让大家帮他们洗一洗脑子。同时,我们也更希望教育部作为所有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不要行政不作为,更不要让广大学生和纳税人失望。难道,一个大学生能做到的事,教育部不该做得更好吗?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