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广州观察 历史街区保育 贵在集结民意

2015年01月24日05:34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广州观察 历史街区保育 贵在集结民意

  近日,北京路步行街区优化提升策划方案项目开始公开招标,采购预算为300万元。据悉,北京路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行优化提升,将设计代表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的特定LOGO视觉识别系统,李白巷、青宫、新大新等重要节点将重新策划并进行产业提升,北京路北段改造提升项目也将同时进行。(1月23日《广州日报》)

  广州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而越秀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就占到全市的61.5%,越秀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路。短短一条北京路,就汇聚了千年古道遗址、千年古楼遗址、南越国千年宫署遗址、西汉千年水闸遗址、秦代千年造船工场遗址和千年古寺大佛寺……文物荟萃,商贸繁华。

  然而,近日本报一篇关于“印象广州”研究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57.7%的市民认为广州塔是广州最具魅力的城市景观,而选择珠江和白云山的却仅有11.1%和10.2%,只有2.5%的市民认为是陈家祠。历史文化建筑被无情地冷落的事实也说明,在大多数老广心中,足够分量的历史文化地标还没出现。

  此次打造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能否弥补老广心中的这一遗憾,令人期待。其实,在历史街区保育上,全国各地都在探索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模式,比较知名的,如杭州的南宋御街——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北京的南锣鼓巷、佛山岭南新天地的整体改造模式等等。

  历史街区无最优保护模式,孰好孰坏本无定论,最重要的是根据当地情况“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拿北京路来说,虽然文物荟萃,但现在已成了主要的购物区,而且不少居民久居其中,不舍离去。这是北京路改造的现实条件。其实,最理想的改造结果,不是照抄佛山新天地的整体搬迁,而是在保留古迹的同时,也维持居民生活生态,还原生气勃勃的生活图景。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另一方面也要着眼现实,才能在改造与保护中集结民意支持,避免一些保护区“一保护就死气沉沉”的景象。

  同样的,广州周边也有不少古村落面临开发保护难题。不少传统村落实施景点化做法,一些村落由于环境容量有限、配套不全、当地村民参与不够甚至抵触,导致古村落成为“死”的村落。

  其实,无论是闹市区的街区保育,还是古村落的盘活,都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这是景观管理者要思考的议题。集结民意,让久居其中的人自发建设与保护,才能共同繁衍出一个生生不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 (陈小雁)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