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侯文学:保障房咋唱起了“空城计”?

2015年01月23日08:34 | 来源:荆楚网
小字号
原标题:侯文学:保障房咋唱起了“空城计”?

  全国保障房建设的典型、青岛市重点民生项目,包含公共租赁房3797套、限价商品房6253套的青岛白沙湾保障房社区,公开销售的限价房从2012年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了不足200份申请。(1月22日经济参考报)全国最大的保障房社区沦为“空城”,不能不令人唏嘘。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发力。到2010年底“十一五”结束,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达7%到8%。从2011年起至2015年“十二五”时期,中国计划在5年时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如期实现。但空置房的大量出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保障房是否真正发挥了保障作用?

  青岛保障房的空置现象并非孤例,在很多地方,保障房空置现象大量存在。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这些保障房成了“问题房”:许多保障房建的远离城市中心区,不是“郊区房”,就是“荒区房”,一些地处城市中心、交通条件较好、配套设施成熟的地块,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公开市场拍卖,让房地产企业搞商业开发,以便卖出好价钱来充实政府的腰包,而边远的地块则刚好用来“交差”。即便也有利用好地块建保障房的,但常常会被某些权力人和权力部门“近水楼台先得月”。保障房建在郊区,大人上班、孩子上学等极为不便,需要者自然不愿意去住。另外就是,保障房存在缺乏配套、质量低劣等问题。一些保障房建成后,出现了地基下沉,地面、墙体开裂,房门变形,卫生间漏水,房顶掉水泥块,上下水管道爆裂等问题,令住户苦不堪言。一些住房困难家庭得知这一情况,也就不愿意去申请保障房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保障房时,往往“以房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即造出来给人“看”的,而不是让人“住”的;还有的建设保障房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因此往往只重数量,不重效用;更有的是为了应对上级政绩考核,而不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

  面对保障房大量空置,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消化”已建成的空置保障房,长远来看,则要明确政府责任,切实做到“以需定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项目管理,规范保障房从立项到管理的全程执行标准,才能避免“空城”浪费现象的出现。还应把“消化”空置保障房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进而促进完善保障房项目的配套设施,并通过组织维修弥补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只考核保障房建成的数字,更要考核入住率,以实现保障房的实际价值;对于规划中的保障房项目,不能再搞封闭式决策,而应实施开放式决策,重视倾听民意。

  国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地方政府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不能满足于完成保障房建设数量上,还须着力解决唱“空城计”的问题,让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