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画院年展随感

2015年01月10日15:04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画院年展随感

  ◆方翔

  艺语中的

  2014年年底的时候,国内许多画院纷纷举行了年展。像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于2014年12月27日至2015年1月10日举行,而上海中国画院年展则于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2月1日举行。一年一度的年展是画院每年最重要的展览,它是画师一年来创作、研究成果的集体展示。但也有观众表示,一些画作似乎看不懂,另外一些画作似乎又是“老面孔”,那画院年展究竟应该看什么呢?

  今年,上海中国画院年展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利用其官方微信搭建了一个画师看年展的平台,施大畏、杨正新、何曦等知名画师纷纷以自己的眼光谈了对于年展的看法。老画家杨正新表示,特别理想的作品较少,建议画院应该在学术研究方面强化。画家何曦则表示,用心去画画最重要,其实有时不只是技法上的问题。

  而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则认为,当下艺术创作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那就是怎么样把画画得更好一点?是满足于自己日趋稳定的一种形式呢?还是要在生活里挖掘更多还没有挖掘出来的东西去进行表达?

  施大畏的这个表述,让我想起了当下关于“画院存废”的争论。

  近年来,业界有一种言论一直在质疑画院等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通过财政拨款来“养”画家是否还有必要呢?通过各大画院的年展,我们可以发现,画院除了出精品、出人才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守望以及探索,这是市场所不能达到的。

  “现在的画家可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一个阶段”,这已经成为了业界的一个共识。即使是当年的张大千、齐白石等,都会羡慕现在一些名画家随便“涂抹”两笔,便可以换来名车、豪宅,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但这种经济上的富足,换来的却是人们对于书画审美的日益模糊:究竟怎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画院,特别是财政拨款的画院,不能以市场的标准来评判其成功与否,而更应该看她为社会、为学术贡献了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画院的年展,就像是每年的一份年终小结,交给社会来评判他们一年中所获得的成绩。

  看画院的年展,不仅是看画家的绘画水平,还要看其对于艺术观念的探索,即他心目中的绘画应该向何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他的一幅作品能够被大多数人看得懂,或者相比过去没有任何变化,这反而不是一幅好的作品。但如果一位画家每年的作品风格都在“标新立异”,也未必值得推崇。

  但话又说回来,市场的存在对画院也是一种激励。过去,藏家唯画院画师为选择购藏的目标,以至于画家打破头也想挤进画院,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大大小小的画院。那些进了画院的画家有的就躺在画师的身份上不思进取,一招先,吃遍天,甚至吃了一辈子。如今市场的多元化,让一些画院外有创造力的画家通过市场机制也获得了成功,这对画院画师无疑形成了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是促进艺术的积极因素。不管怎样,画院以及画师们正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使命,新的竞争对手和新的淘汰机制。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