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工人日报:“改”字很热,但“变”字更重要

方大丰

2014年12月30日08:44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我在我思】“改”字很热,但“变”字更重要

回首一年,媒体又在评选各种年度热词和流行语。

湖南媒体列出了20个年度字,“改”字位列第一。这当然很有道理,全面深化改革是国之大计,也是民心所向。

“改”字很热,但“变”字更重要。改的目的就是为了变。过去一年,许多实实在在的变化有目共睹,比如,豪华餐馆里已经难得见到往昔的繁荣,官员的办公室变小了……但“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深水区的“变”可能还需要假以时日,人们才能恍然感受到。

每一个热得发烫的字或词,都生动地指向梦想与现实交融或碰撞得最充分的场域,其间滋味,则如同一个公认的热词——“你懂的”。

舆论场的变化,是这一年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种改变。

在2014年度网上舆情形势分析发布会,专家认为,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共识度增强。一个显著的表现则是,体制内媒体、微博和网民这三大舆论场域,对政府在热点事件中的表现的认同度从2009年开始逐渐上升,2013年略有下降,今年达到最大值。

对此,我倾向于相信,实事求是,善待舆论,或许是消除转型期媒体的彷徨、公众的焦虑以及官员的顾虑的一条有效路径。

一些包装出来的“大V”在这一年里被赶下“神坛”,这是好事,他们本来就不足以充当“意见领袖”;与此同时,过去相当“矜持”的主流媒体和公共部门,也主动融进新媒体平台发声,理应视作一种进步。

由此,我想起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讲坛上,高悬一块大匾,上书“实事求是”四个遒劲大字。其实,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舆论场发表任何言论和信息,必须“实事求是”。

互联网放大了语言的效应,对于公众来说,社交平台更是唤醒了人们对语言作为一种权利的意识,公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有人曾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觉得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民意得以呈现,这是社会走向开明与进步的标志。无论如何,这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而如何引导民间舆论场走出情绪化,则考验管理者的责任和能力。

不说假话,善说真话,这对公共管理者、媒体从业者以及所有试图在公共平台表达意见的公众,都具有启发意义。

最近,舆论十分关切南京自来水含有阿莫西林,但有关部门回应说:喝十万吨水才相当于吃0.8片药。这显然偏离了“逻辑”,舆论需要了解的不是喝多少水才等于吃了一片药,而是自来水中,该不该有阿莫西林。

“如果说清晰、准确、有逻辑的思维是走向观念革命的第一步,观念的革新首先就表现在语言和表达上。”学者周濂在一次题为“正直的生活有代价、不正直的生活代价更沉重”的演讲中说。语言和思想很多时候互为预设。在舆情复杂的环境中,惟有各方都“实事求是”,理性才能最终取代情绪化,主导舆论场。

并且,取信于民才是对舆论最好的引导。比如,2014年,新华社报道十问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政府基金的去向,不少网友质疑:为什么有关部门对这些追问装聋作哑?而新华社报道也进一步追问:还有哪些部门欠公众一个交代?

辞旧迎新,转眼就是新的一年了。

分享到:
(责编:袁云儿(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