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莫让隐形经商“温暖”了权力的附加值

魏继波

2014年12月24日15:0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期,江苏丰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景忱以其个人公司的名义,利用高息诱惑“集资”后携款“失联”,已报案人员被骗金额达400多万元。目前,刘景忱的工资已被停发,当地警方已开始对其依法网上追逃。(12月23日新华网)

当以“官员借款失联”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后,我们发现,刘景忱“欠款失联”并非个案,2014年5月湖南辰溪县农机局米仁春欠下巨额赌债后“失踪”,其同事称米长期不上班但是工资照发;广东阳江市地税分局局长林其军隐形经商十年无人知晓,2014年9月携上亿元借款潜逃。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官员“借款失联”的共性除个别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

公职人员工作和收入稳定,尤其是有点职权的官员,更是让人觉得“知根知底”。在金融系统中想要申请数额比较大的贷款,往往都需要“公职”人员作担保。乍一看似乎与官员的职权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在民间的融资和借贷中,官员的职业和权力成了其信誉的“附加值”,官员的职位越高往往被认为信誉越好、越可靠,投资或者借出钱款的人往往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而借贷行为在官员的个人事项申报中很难真实的体现,纪检监察部门也很难将其纳入监控范围之内。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这些最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基层官员需要用钱,自然会有一些有所求的“有心人”主动送上门来,官员经商和借贷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为权利的寻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也属于当事双方心知肚明的变相贿赂,为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温床”。

除了“隐形”经商外,很多公司或企业的所有权并不在官员的名下,而其亲友的商业行为和经济情况一般不会列入官员的个人事项申报范围,甚至参考值也非常低,由于人员数量庞大,情况复杂,信息的更新和追踪难度更加困难。仅仅只靠外部提供的细微线索,想要抽丝剥茧,捋顺脉络更加不易。

综合以上几点,不难看出,除了基层官员上报个人事项走过场、内容不够详实全面之外,官员的个人事项往往实行“固态”管理,申报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个人信息陈旧,更新不及时,不主动似乎也是监管的主要漏洞之一。鉴于此,笔者认为只有让监督力度下沉到科级以下的官员,让基层官员的个人事项申报管理“动起来”,将其家属和亲友的经营和经济状况列入“参考范围”,对官员的个人事项进行定期更新与追踪,实行“动态监管”才能遏制官员“以权圈钱”的行为发生。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