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科技杂谈:小麦专家缘何为玉米说话

蒋建科

2014年10月31日09: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科研分工日益细化,应对重大科技的挑战,单靠一项技术、一个学科单打独斗已难奏效;不同系统、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专家,应该密切合作、协同创新

  

  今年秋收,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实验收到良效:在综合技术集成的示范田内,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作物产量均创新高。

  通常,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作物,受水分、营养等供给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使它们都增产,农科院是如何做到的?采访中,一位科技人员的玩笑“我们的小麦专家都开始为玉米说话了”,让笔者发现成功的秘密。

  “小麦专家为玉米说话”是指,在北方适合小麦玉米连作的地区,为了实现全年亩产吨粮的目标,将一部分本该属于小麦的光热水肥条件让给玉米,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产量从4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同时,保持住小麦400公斤的产量,两者相加,实现吨粮的目标。

  做科研,通常是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小麦专家会说小麦的重要,玉米专家会强调玉米的重要。但在遇到“多因一效”问题且这些“因”还存在竞争关系之时,如果仍唯我独尊,就不一定明智了。假使小麦专家不把水光热资源让一点给玉米,小麦的产量可能不受损失,但玉米不能增产,吨粮田的目标就会落空。

  农科院的成功做法,启示我们要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去组织科研,打破学科、部门、课题组界限、相互协同,形成“多因一效”的良好局面。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人工合成胰岛素到杂交水稻等,都证明了科研大协作争取“多因一效”的意义。

  遗憾的是,目前在多数科研领域,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局面并没有改观。院所之间,研究室之间,甚至课题组之间仍有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申报相似课题时,不仅通气少,甚至相互贬低。如此“围墙”不打破,不仅导致无效的低水平重复研究,也使有限的科研经费成了“胡椒面”,大家都难以获得重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科研分工日益细化的当下,要想战胜重大科技挑战,单靠一项技术、一个学科单打独斗已难奏效;不同系统、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专家,应该相互补台、密切合作、协同创新。

  例如,在研究雾霾问题时,火电专家能否为核电和风电说说话,煤炭专家能否为天然气说说话,汽车专家能否为自行车说说话?再如,治理交通拥堵,公交专家能否多考虑一下地铁的优势,汽车专家能否多摆摆骑车出行的好处?

  如果相关行业的专家都能从大局出发,破除一亩三分地的狭隘观念,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对方的优势,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分配,相信许多复杂的科技问题会解决得更快更好些。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31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