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民晚报:扫清无障碍电梯的障碍

纪 玉

2014年08月29日15:25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扫清无障碍电梯的障碍

近日,两位老人在使用地铁自动扶梯时发生意外,滚落受伤。据老人家属称,因为找不到无障碍电梯,老人向地铁工作人员咨询,工作人员却表示“没有通向路面的残疾人电梯”。实际上,这个地铁站是有无障碍电梯的,只是需要工作人员用钥匙打开。地铁运营方就此次事件由于当值服务人员意识不强、信息沟通不全而给乘客造成的伤害深表内疚和歉意,并已登门致歉。

在自动扶梯上发生意外,问题的源头却出在无障碍电梯上,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今年6月,人民广场地铁站换乘大厅的一部上行自动扶梯上,一辆婴儿车卡在扶梯缝隙,阻塞后防通道,造成14名乘客摔倒滚落,10人受伤送医。乘客推着婴儿车上自动扶梯确属违规,但无障碍换乘不方便也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此事发生后,本报记者曾在人民广场站体验了一把“无障碍换乘”,发现从2号线换乘1号线或8号线,使用无障碍电梯要20分钟,使用自动扶梯仅需5分钟。

一些轨交车站的无障碍电梯位置偏僻、标识不清,找起来麻烦,无障碍换乘距离长、通行不便,都算是老问题了。其他问题还有,有些无障碍电梯设在收费区外,不经过刷卡闸机,为避免逃票,往往需要呼叫工作人员前来开锁启动。一些年轻力壮的乘客无视“优先为行动不便、身体不适等乘客服务”的提醒,贪图方便,占用无障碍电梯,导致真正需要的乘客挤不上去。种种障碍,可能使一些本该使用无障碍电梯的乘客转搭自动扶梯,埋下了安全隐患。

公共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是考察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否为不那么强壮或者需要帮助的人考虑周到,让他们自在地使用公共交通等设施,能测量出城市的温度,体现城市的品质。轨道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但如果在无障碍电梯这个环节上令人感受到阻碍,显然就做不到“畅行”了。这个“畅行”,不能只为一般人考虑,而要覆盖到所有类型的乘客,能不能做到这一点,真正提供人性化服务,往往就体现在无障碍电梯这样的细节上。

无障碍电梯的很多问题,根源是在设计不合理上,比如有些老站点本来没有无障碍电梯,后期添加,选址就需要妥协。硬件问题,改善起来相当困难,但是不是一定没有办法?需要轨交管理者从方便乘客出行、消除安全隐患的角度出发,拿出智慧,尽力完善。此外,硬件“先天不足”,软件能不能弥补呢?比如无障碍电梯的标识再清楚一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再积极一点、耐心一点,指引再清晰一点,或者加派一些人手、招募更多志愿者为乘客服务。当然,乘客也需要提高公共意识,不要违反轨交规定,也不要在不需要时占用无障碍电梯,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便利做出一点努力。

分享到:
(责编:李嫣(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