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法制日报:短命公共工程呼唤责任终身制

毕舸

2014年06月20日09:57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短命公共工程呼唤责任终身制

  唯有责权分明,如近来反腐那样实施明晰到人的责任终身制,无论官员是离任还是高升,乃至于退休,短命工程的问责都要追到他身上,才能避免工程短命而官员与政绩长寿的悖论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6月19日《东方早报》)。

  2.7亿元建3亿元拆这笔账,只要略懂小学算术的人都明白,是一笔典型的坏账。这意味着连建带拆已经损耗了5.7亿元巨资。这还没算上商铺租户因为突然拆迁带来的先期投入损失,因景观严重受损、涉及国境界河给当地民众以及政府管理带来的无形损失。

  可是,2.7亿元建3亿元拆又很可能变成说不清道不明的烂账。据报道称,当初虽然包括内部多名官员都对此工程反对,却无碍于工程顶风硬上,但当初不顾民意和内部反对,让工程迅速上马的官员,目前却未必在任。或许是因为政绩突出而高升,或许是任期满了调任异地,俗话说人走茶凉,现在恐怕是人走责黄——官员拍拍屁股走人,本应承担的责任也就跟着黄了。

  所以,2.7亿元建3亿元拆源于功过两条线,虽然当初的工程既与民意相悖、又损害公共利益,还造成巨额财政投入浪费,然而这种多输局面却诞生了唯一的赢家,那就是依靠此政绩工程获取各种利益回报的决策者。更为可笑的是,文化长廊的倒下也源于政绩思维。据报道,河口县政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将河口建成国际化滨江城市的要求,制定了《河口县开展口岸国门形象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官方称,“本着还河于民、还景于民”的理念,“文化长廊”将被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平台。由此看来,文化长廊的政绩工程遗产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在另一形式下打着“还河于民”的口号还魂。说不定某些官员就会以擅长的坏事变好事,变成政绩簿上的又一新账。

  以往很多人都批评政绩工程的决策者是短视思维,不顾长远利益。其实,政绩考核的功过两条线,决定了那些官员必然要大上快上政绩工程,短命工程。他们其实是在与充满短期性的政绩考核抢时间,他们深知宁肯得罪民意,也要讨好上级和政绩考核体系,工程虽然短命,可自己的仕途就此打了保险,至于留下的那堆烂摊子和损失,就留给当地民众去背吧。

  没有人是傻子,精于算计的官员恐怕早在工程上马之前,就已经核算了每笔账,当然这些账只关乎自己的小算盘,只取决于个人利益的得失,与公共利益无关甚至会形成零和博弈。所以一个个工程死得像未成年的孩子,而短命工程的决策者政绩则活得比谁都长,甚至越活越好。

  短命工程是公共性质的,每分钱都会分摊到纳税人头上,每笔损失都会由当地民众去买单,无论期限有多长,债务有多高。但政绩是私人的,收益由官员独享,出了问题责任也无需自己来承担。收支两条线如此泾渭分明,掌柜只会把心思用在唱歪嘴经上。

  所以,唯有责权分明,如近来反腐那样实施明晰到人的责任终身制,无论官员是离任还是高升,乃至于退休,短命工程的问责都要追到他身上,才能避免工程短命而官员与政绩长寿的悖论。

  折腾即浪费

  这其实就是一种“折腾政绩”,建是折腾,拆是折腾。有一种浪费叫折腾,折腾政绩就是一个证明。当然,每个折腾政绩的背后必然有折腾官,而折腾官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相关官员不尊重建设规划,不遵守规划法,于是地方建设规划得不到尊重,受不到呵护。

  河北 殷建光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