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齐鲁晚报:“查无此人”是对举报的吹毛求疵

沙元森

2013年12月11日12:34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查无此人”是对举报的吹毛求疵

  遇到问题能捂则捂,捂不住再切割,这种应对舆情的套路之前曾被很多部门用过,并无新意。让群众惊奇的是,省级司法机关竟然也这样,避实就虚,吹毛求疵,全无对法律和真相的敬畏。
  卷入“嫖娼门”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张军,已经被提请依法免去庭长职务,停止工作,并将被依纪做进一步处理。此事引起轰动是因为12月8日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个帖子,第二天晚上官方就有了处理结果,反应也算迅速。但是,群众在为网络反腐取得新成果叫好的同时,也对湖北高院的两次截然不同的回应感到费解。这种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究竟是源自调查的进展,还是因为盖子实在捂不住了才忍痛切割,确有必要探究一番。
  12月8日,张军被网络帖子曝光“嫖娼”后,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之前上海高院已经发生过法官集体嫖娼案,群众好奇的是哪个法官会有这么大的胆子重蹈覆辙。但是这篇题为《网爆湖北又现法院嫖娼门》的帖子,很快就被辟谣了,官方回应称,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均无此人。这个回应惜字如金,异常简短,但角度之刁钻却称得上“大巧不工”。回应没有说在湖北高院“查无此人”,而是说湖北高院院长和副院长里面没有叫“张军”的人。这种回应抓住了网帖的局部失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既回应了舆论,又掩盖了问题。如果这个帖子没有惊动湖北省纪委,被贴上谣传标签之后或许很快就石沉大海了。如果湖北高院将来有意反攻一手,还可以追究一下发帖人的法律责任,比如法官和律师之间的偷情被解读成了“嫖娼”,严重损害了湖北高院的声誉。
  因为湖北省纪委介入调查,身居湖北高院庭长职位的张军当天就被查出了问题。然后,官方马上又有了第二次回应,“查无此人”成了“确有其人”。虽然目前的信息证明官方的第一次回应也没有撒谎,但是“查无此人”的笑话已经像一个“飞去来器”打到了信息发布者的脸上,尴尬是不言而喻的。
  在“多情”法官张军被处理之后,群众有必要追问几句,湖北高院最初究竟是怎样对待那篇网帖的?他们是在字里行间找问题的线索,还是拿着放大镜只看举报帖有几处失实?如果不提职务,说到“张军”,湖北高院真的就想不起他是何许人也?这些问题其实不需要湖北高院再做回应,群众心中有数。湖北高院在做出最初的反应时未必不知道该院张军出事了,只是本能地觉得这个事可能会成为整个湖北高院的丑闻,然后就习惯性地想捂住它。遇到问题能捂则捂,捂不住再切割,这种应对舆情的套路之前曾被很多部门用过,并无新意。让群众惊奇的是,省级司法机关竟然也这样,避实就虚,吹毛求疵,全无对法律和真相的敬畏。相比于一个法官的男女作风问题,湖北高院对网络监督和舆情的态度更值得深思和追究。否则,这次的网络反腐胜利也只是一个偶然,更多的人可能要为局部失实背上“造谣”、“污蔑”的罪名。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